[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铣刨料循环利用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585.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郝雷杰;常珍鹏;杜海波;李衡;吴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恒质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2 | 分类号: | E01C19/02;E01C19/05;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郑景华 |
地址: | 05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铣刨料 循环 利用 沥青 混合 生产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铣刨料循环利用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方法以及装置,将回收的沥青混合料传送至旋转筒内,对回收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加热,再生混合料拌合顺序为先倒入回收沥青混合料并加入再生剂,然后加入粗、细集料混拌均匀后再加入新沥青混拌均匀,最终得到再生沥青混合料,以用于铺设沥青路面。通过该方法,能够把在存放区域内的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快速地机械化装载,即通过转送件的位置移动而实现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破碎分级筛分,并且通过翻送作用而使得转送件进行翻转以把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翻转送入到相对高位的旋转筒内,经过旋转滚筒的加热、搅拌得到再生沥青混合料,以重新用于铺设路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铣刨料的回收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于破旧路面上的废旧沥青进行回收而进行再生而得到能够用于路面铺设的基于铣刨料循环利用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的类型主要包括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其中,煤焦沥青的来源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的来源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的来源是地下开采所得,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的应用范围包括了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把破旧路面上的废旧沥青铣刨料破碎并进行筛分后,加入再生沥青还原剂及少量新料沥青拌合后用于铺设路面,这种方式已经颇为成熟。这种技术能够利用70%的沥清混合料铣刨旧料,能节约34%的全新沥青料成本。
这样做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而且降低天然骨料需求量,也减少大量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并能提升路面抗老化性能和抗车辙性能等,这一技术优势明显,节能效果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当把一些区域内的沥青废旧物料装填入到旋转搅拌结构内的时候,由于这些废旧沥青物料经常是堆积在地面上的,并且由于旋转筒的侧部的开口较小,一般需要多名工人采用铁锹的方式逐渐地把很大区域内堆积的废旧沥青物料逐渐地送入到旋转筒内,这样就使得工作效率受到了明显抑制,并且对于工人的劳动操作提出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于地面区域内的沥青废旧物料进行机械化配合装填而减少工人劳动付出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铣刨料循环利用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骤:
S1:通过铣刨机在废旧路面上进行操作得到回收沥青废料;
S2:对于回收到的沥青废料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得到需要粒径的沥青废料;
S3:把沥青废料移送至回收区域并且集中存放;
S4:把混合装置移动至所述回收区域的位置;
S5:把所述回收区域内的沥青废料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把不同区域内的沥青废料逐个地移送到转送件上,转送件进行翻转而把沥青废料转送翻入到旋转筒内;另外,通过驱动组件对于转送件进行区域移动,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转送件移动至不同的区域内;
S6:在旋转筒内对于加入的沥青废料进行搅拌、混合、加热,再根据试验添加沥青再生剂、粗细集料、沥青等材料,最终得到新鲜沥青,以用于铺设路面。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方法,能够把在存放区域内的废旧沥青进行快速地机械化装载,即通过转送件的位置移动而实现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沥青废料的装载,并且通过翻送作用而使得转送件进行翻转以把承载的沥青废料翻转后送入到相对高位的旋转筒内,经过旋转筒的工作后得到新鲜的沥青,以重新用于铺设路面。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移动车、驱动组件和转送件,所述转送件具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推送杆、铲斗、推送滑道,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推送滑道连接,所述推送杆设置在所述推送滑道内,所述推送杆的外端部设置所述铲斗,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送杆铰接,所述推送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推送滑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恒质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恒质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