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残膜捡拾滚筒及其构成的残膜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287.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雷长军;王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阿拉尔金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捡拾 滚筒 及其 构成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残膜捡拾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捡拾筒和捡拾机构,所述捡拾筒包含起膜滚筒外罩和端板,所述起膜滚筒外罩呈管状体,端板设在该管状体的两端开口处,起膜滚筒外罩表面设有若干个起膜齿孔,所述起膜齿孔在捡拾筒轴向方向设置,且相邻两列的起膜齿孔阵列设置或交错设置;所述捡拾机构包含捡拾齿固定杆、导向臂、拉簧和起膜齿,所述导向臂固定在端板上,捡拾齿固定杆固定在导向臂上,拉簧(7)的一端与导向臂连接,另一端与端板的中心连接,在拉簧作用下,能够迫使捡拾齿固定杆始终向起膜滚筒外罩挤压,所述起膜齿固定在捡拾齿固定杆上,且能够在起膜齿孔处伸出或缩回。残膜回收装置至少包含上述残膜捡拾滚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残膜回收的残膜捡拾滚筒及其构成的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地膜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具有保墒保湿作用,使用地膜多年的地块中存在大量的残膜,白色污染问题异常严重,因此在作物收获后,需要使用机械化对地里的地膜进行回收。
目前地膜回收装置有多种回收形式,如捡拾装置偏心式,链耙式,弹齿式,搂膜式等多种。
如CN111837475和CN210959352所公开的残膜捡拾装置,都是在捡拾滚筒内设有轨道,使捡拾齿固定的杆轴在该轨道内运行实现挑膜和脱膜。残膜回收时,捡拾齿需要进入土壤之后将残膜挑起,在该过程中,CN111837475是弹齿,具有仿形效果,但是其弹齿作业强度较低,达不到预期效果;CN210959352是刚性齿,其作业强度较高,但是不具有仿形效果,两种捡拾装置的捡拾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本申请也提出了一种作业强度高、回收效果好、脱膜干净、故障率低的残膜捡拾滚筒及其构成的残膜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业强度高,故障率低的残膜捡拾滚筒及其构成的残膜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残膜捡拾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捡拾筒和捡拾机构,
所述捡拾筒包含起膜滚筒外罩(2)和端板(15),所述起膜滚筒外罩(2)呈管状体,端板(15)设在该管状体的两端开口处,起膜滚筒外罩(2)表面设有若干个起膜齿孔(2-2),
所述捡拾机构包含捡拾齿固定杆(14)、导向臂(10)、拉簧(7)和起膜齿(1),
所述导向臂(10)固定在端板(15)上,捡拾齿固定杆(14)固定在导向臂(10)上,拉簧(7)的一端与导向臂(10)连接,另一端与端板(15)的中心连接,在拉簧作用下,能够迫使捡拾齿固定杆(14)始终向起膜滚筒外罩(2)挤压,
所述起膜齿(1)固定在捡拾齿固定杆(14)上,且能够在起膜齿孔(2-2)处伸出或缩回。
在捡拾筒轴向方向设有多列起膜齿孔(2-2),且相邻两列的起膜齿孔(2-2)交错设置。
起膜滚筒外罩(2)包含多个罩体单片(2-1),所述罩体单片(2-1)呈弧形的片状或板状,所述罩体单片(2-1)分两种,即设有N个起膜齿孔(2-2)的和设有N±1个起膜齿孔(2-2)的。
端板(15)上设有导向槽(13),所述捡拾齿固定杆(14)的至少一端置于该导向槽(13)内,且捡拾齿固定杆(14)能够在导向槽(13)内移动。
至少其中一个端板(15)的外侧设有导向臂上导轨(17)和/或导向臂下导轨(20),所述导向臂上导轨(17)和/或导向臂下导轨(20)为固定式不可移动结构,并且所述捡拾齿固定杆(14)能够伸出端板(15),伸出端设有起膜杆导向滚轮(9),所述捡拾筒转动时,所述起膜杆导向滚轮(9)能够在导向臂上导轨(17)和/或导向臂下导轨(20)作用下,强制捡拾齿固定杆(14)在导向槽(13)内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阿拉尔金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阿拉尔金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