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963.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辽市海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7;A23K20/20;A23K10/14;C12N1/20;C12N1/14;C12P13/08;C12P39/00;C12R1/15;C12R1/68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才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3 | 代理人: | 田波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赖氨酸 生物 饲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赖氨酸生物饲料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赖氨酸种子液: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培养60‑80h;步骤二;赖氨酸扩大培养种子液;步骤三;制备黑曲霉培养液,将黑曲霉菌种接种到马铃薯培养液中;步骤四;制备固态发酵培养基;酶解反应;步骤五;赖氨酸发酵。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饲料原料生产的蛋白饲料并没有显著提高赖氨酸的问题。本发明在于利用鲜食玉米加工副产品、豆渣辅助少量的玉米浆,通过黑曲霉和谷氨酸棒杆菌的有序处理,发酵制得富含赖氨酸生物饲料,同时还具备丰富的蛋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赖氨酸生物饲料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困扰我国养殖业的问题是饲料成本高,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大,蛋白类饲料严重依赖进口,另外作为重要饲料原料的玉米、大豆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对我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立稳定的蛋白饲料供应,是稳定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而赖氨酸是动物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因此提高原料中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对于缓解和稳定我国蛋白饲料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生产,前期发明专利各有侧重。专利(申请号201510279986.6)公布了一种利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高赖氨酸含量的功能蛋白饲料,其发酵底物使用的是高质量的蛋白类饲料原料——豆粕、棉粕、菜籽粕和花生粕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适合蛋白原料短缺的生产现状。专利(公开号:CN102488084A)使用的是秸秆、饼粕、糠麸和玉米面,这些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较低,其发酵生产的蛋白饲料并没有显著提高赖氨酸,而且条件控制不当甚至引入异常发酵,影响产品的品质。专利(公开号:CN101449739)公开了一种微生态发酵蛋白饲料的方法,其原料使用的是豆粕和蚕蛹,皆为高质量蛋白原料,生产成本较高,对赖氨酸的提高效果有限。综合前期生产蛋白饲料的发明可以看出,主要采用的是高质量的蛋白饲料原料,仍然无法摆脱对国外豆粕的依赖。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农副资源,生产高蛋白和高赖氨酸生物饲料,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进口蛋白原料的压力。本发明利用鲜食玉米加工副产品和豆渣进行搭配生产高赖氨酸蛋白饲料,充分利用不同的副产品营养价值的互补性,采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蛋白饲料。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饲料原料生产的蛋白饲料并没有显著提高赖氨酸的问题。本发明在于利用鲜食玉米加工副产品(主要是玉米芯、碎玉米)、豆渣(不限于黄豆渣)辅助少量的玉米浆,通过黑曲霉和谷氨酸棒杆菌的有序处理,发酵制得富含赖氨酸生物饲料,同时还具备丰富的蛋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赖氨酸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赖氨酸种子液:葡萄糖50-80g/L、酵母膏30-50g/L、玉米浆4-7g/L、磷酸二氢钾3-6g/L、磷酸氢二钾0.5-1.5g/L、七水硫酸亚铁0.3-0.6g/L、七水硫酸镁0.3-0.7g/L、生物素10-20mg/L、维生素B1 3-7mg/L;
步骤一(1);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培养60-80h;
步骤二;赖氨酸扩大培养种子液:当步骤一中的种子液中谷氨酸棒杆菌的密度达到4×108-5×108CFU/mL时,转入扩大培养。
将赖氨酸种子液按照8%-10%的比例接种到扩大培养液中,调节 pH为7.0,在25-35℃条件下培养70h-80h,得到扩大培养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辽市海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通辽市海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轴型发动机试车台进气加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声波渗析减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