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4872.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楠;田一丁;曾安可;赵一苇;仝国宏;张绍熙;王欢烁;龙凤;袁忠;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指尖 震颤 记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交互模块、数据储存与分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储存与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交互模块包括输入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输入部分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部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系统还包括电力供应模块,所述电力供应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电力供应模块为Mbed LPC1768开发板上的Micro USB接口,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MbedLPC1768开发板,所述Mbed LPC1768开发板包括I2C总线接口、USB总线接口、数字及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板载控制芯片、板载储存芯片、3.3V及GND供电接口;其中,I2C总线接口用于连接数据采集模块;USB总线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导出;数字及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显示交互模块;所述数据储存与分析模块包括所述板载控制芯片、所述板载储存芯片、USB总线、安装PC端分析程序的计算机和云端数据库;板载储存芯片通过USB总线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网络与云端数据库连接,;3.3V及GND供电接口用于提供电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Microchip MGC3130静电场传感器和铜质电极,MicrochipMGC3130静电场传感器使用I2C总线接口与数据处理模块进行连接,I2C总线频率为400000Hz;铜质电极包括4个接收端Rx电极,1个发射端Tx电极和1个接地端GND电极;4个接收端Rx电极采集到的数据通过I2C总线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交互模块的输入部分包括按钮,所述显示交互模块的显示部分包括LCD液晶显示屏和LED状态指示灯。
3.一种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系统,进行以下过程: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原始电势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显示交互模块与用户进行交互,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产生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Mbed LPC1768开发板接收来自Microchip MGC3130静电场传感器的十六进制电势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十进制信息暂存于数组中,且通过初等算法初步估算出手指震颤频率;其中十进制信息传输给数据储存与分析模块进行储存和进一步分析,同时也传输到显示交互模块进行显示;显示交互模块还将接收到估算出的手指震颤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指尖震颤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模块将经过处理的十进制数据储存到板载储存芯片中,在检测完毕后通过USB总线连接到安装PC端分析程序的计算机,并向其传输在板载储存芯片中的数据;PC端分析程序读取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得出用户手指准确的震颤频率;所得的数据和频率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中存档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学,未经深圳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8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