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2240.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2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勇;张伟;胡四元;李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 | 分类号: | G06F16/33;G06F16/36;G06Q10/06;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毅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用户 需求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用户发言数据;根据所述用户发言数据得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根据所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所述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得到待分析产品的差别指标信息;根据所述差别指标信息得到用户需求信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根据大数据获取到的用户的需求信息更加全面,并且与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可以获得更多、更准确的用户需求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最为浅显和贴近生活的话语将用户的属性、行为与期待的数据转化联结起来。作为实际用户的虚拟代表,用户画像所形成的用户角色并不是脱离产品和市场之外所构建出来的,形成的用户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产品的主要受众和目标群体。
在车辆制造行业经常是基于向用户询问产品相关信息构建用户画像来获得产品的改进需求信息,但是这种方法获得的产品的改进需求信息样本较少,且不够全面。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根据用户画像获取的改进需求信息不够全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用户发言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发言数据得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
根据所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所述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得到待分析产品的差别指标信息;
根据所述差别指标信息得到用户需求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发言数据得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包括:
根据用户发言数据提取出关键语句信息;
根据所述关键语句信息构建需求指标体系;
根据所述需求指标体系得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
可选地,所述根据用户发言数据提取出关键语句信息,包括:
获取车辆知识图谱信息;
将所述用户发言数据与所述车辆知识图谱信息进行比对;
当所述用户发言数据中与所述车辆知识图谱信息中存在重合词语时,将所述重合词语所在的语句作为关键语句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关键语句信息构建需求指标体系,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知识图谱信息以及所述重合词语,将所述关键语句信息分为由上位至下位的若干维度,其中,每个维度中包含若干所述关键语句信息以及所述关键语句信息对应的所述重合词语;
根据所述关键语句信息中的重合词语将所述关键语句信息分类为若干关键词语句信息;
根据所述关键词语句信息以及所述维度构建需求指标体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需求指标体系得到待比较产品用户画像和待分析产品用户画像,包括:
根据所述需求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语句信息提取出待比较产品关键词信息和待分析产品关键词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冲压取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解决纱架贾卡竖条问题的方法及纱架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