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形为球体的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2125.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3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泉;谢金平;范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致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 | 分类号: | C01G3/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罗凯欣;曹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形 球体 硫酸铜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形为球体的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S1)在加热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冷却形成部分结晶进行除杂过滤分离,获得第一滤液和含有杂质的第一结晶;S2)在70‑90℃的所述第一滤液中加入稀硫酸调节酸度,再在搅拌中进行第一次再结晶纯化,过滤分离得第二结晶;S3)在70‑90℃的所述第二结晶加入稀硫酸溶解结晶,并调节酸度后在搅拌中进行第二次再结晶纯化,过滤分离得到第三结晶;S4)在70‑90℃的所述第三结晶加入稀硫酸溶解进行第三次再结晶纯化,经过滤分离得到第四结晶,干燥过筛即制得所述球体晶形的五水硫酸铜结晶。所述晶形为球体的五水硫酸铜结晶不含有定向结晶面,不易团聚结块,颗粒流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水硫酸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形为球体的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工艺为了提高原料转化率,通过硫酸铜超饱和溶液蒸发或者冷却析出结晶生产五水硫酸铜的晶体,产出五水硫酸铜的结晶为三斜晶系的多面体结晶,颗粒大,容易团聚,溶解速度慢。
多面体的五水硫酸铜结晶在运送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潮结块,使用时需要破碎后才能顺利地投料,否则容易堵塞投料通道;并且破碎后的五水硫酸铜结晶的颗粒流动性差,容易堆积在投料通道,生产时需要不断地清理,以保持投料通道的通畅,浪费了大量的生产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晶形为球体的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五水硫酸铜结晶容易受潮结块的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颗粒流动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晶形为球体的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在加热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冷却形成部分结晶进行除杂过滤分离,获得第一滤液和含有杂质的第一结晶;
S2)在70-90℃的所述第一滤液中加入稀硫酸调节酸度,再在搅拌中进行第一次再结晶纯化,过滤分离得到第二滤液和第二结晶;
S3)在70-90℃的所述第二结晶加入稀硫酸溶解结晶,并调节酸度后在搅拌中进行第二次再结晶纯化,过滤分离得到第三滤液和第三结晶;
S4)在70-90℃的所述第三结晶加入稀硫酸溶解结晶,并调节酸度后在搅拌中进行第三次再结晶纯化,过滤分离得到第四滤液和第四结晶,将所述第四结晶干燥过筛即制得所述球体晶形的五水硫酸铜结晶。
优选的,步骤S2)、S3)和S4)中,对应的酸度分别为3-50g/l、2-30g/l和1-20g/l;
步骤S1中,加入的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1.0-2.0g/l。
优选的,步骤S2)、S3)和S4)中,加入稀硫酸溶解后的硫酸铜溶液的波美度分别为40-45、38-42和36-41。
优选的,步骤S2)、S3)和S4)中,对应的搅拌速度分别为20-30r/min、15-25/min和10-20r/min。
优选的,步骤S1)、S2)、S3)和S4)中的结晶时间分别为0.5-0.8小时、5-8小时、8-12小时和8-15小时。
优选的,步骤S2)、S3)和S4)中的搅拌桨为锚式、桨式、涡轮式和框式搅拌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液、第三滤液和第四滤液均回收补充步骤S1)中的硫酸铜溶液。
优选的,步骤S4)中,调节酸度后在搅拌中的溶液中还加入晶种,所述晶种为前期制得的所述球体晶形的五水硫酸铜,加入的晶种的体积为第三结晶的体积的8-15%;
制得的所述球体晶形的五水硫酸铜的粒径为0.50-1.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致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致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