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1454.4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瑞;李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H75/36 | 分类号: | B65H75/36;B60P3/00;H02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线缆 线装 及其 使用方法 以及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车辆。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包括:升降塔、上线缆架、拖链机构以及下线缆架,上线缆架与升降塔的顶部连接,下线缆架与升降塔的底部连接,拖链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上线缆架以及下线缆架连接;当升降塔在收缩状态时,上线缆架位于下线缆架中,当升降塔在伸长状态时,上线缆架与下线缆架分离。将升降塔底部的线缆引至升降塔顶部,防止线缆扭曲以及损坏,升降塔在收藏状态下,拖链机构收藏在上线缆架与下线缆架之间的空间内。减少走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满足线缆数量较多的情形,解决了目前车载升降塔线缆数量多带来的运输通过性以及运输安全性的问题,保证走线装置在升降展开、撤收过程中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升降塔是将负载快速、安全举升到一定高度并能长久保持的一种升降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升降塔顶端举升的设备与地面设备互连的线缆走线通常有:盘绕在塔体的螺旋线、弹簧/电动收放线轮。螺旋线和收放线轮应用在线缆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但随着对塔顶设备量需求的增加,塔上设备与塔下设备互连的线缆数量也随之增加。此时,现有技术中塔上塔下的走线方式不能满足线缆数量较多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车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其包括:升降塔、用于安装线缆的上线缆架、用于安装线缆的拖链机构以及用于安装线缆的下线缆架,所述上线缆架与所述升降塔的顶部连接,所述下线缆架与所述升降塔的底部连接,所述拖链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线缆架以及所述下线缆架连接;当升降塔在收缩状态时,上线缆架位于所述下线缆架中,当升降塔在伸长状态时,上线缆架与所述下线缆架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带有上线缆架、拖链机构以及下线缆架的升降塔线缆走线装置,便于在线缆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使得线缆并列沿着下线缆架、拖链机构以及上线缆架依次布线,通过拖链机构过渡布线,将升降塔底部的线缆引至升降塔顶部,并且线缆以及拖链机构随着升降塔的伸缩而相应的伸缩,防止线缆扭曲以及损坏,采用拖链机构并进行合理布局,线缆随拖链机构的展开而展开,线缆随拖链机构的收回而收回,升降塔在收藏状态下,拖链机构收藏在上线缆架与下线缆架之间的空间内。减少走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满足线缆数量较多的情形,解决了目前车载升降塔线缆数量多带来的运输通过性以及运输安全性的问题,保证走线装置在升降展开、撤收过程中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塔为多塔节伸缩结构,所述升降塔的顶部设置有塔上设备进线孔,所述上线缆架与所述塔上设备进线孔对应设置,所述升降塔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上线缆架滑动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上线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向机构的设置,便于上线缆架沿升降塔的轴向滑动,防止上线缆架晃动,提高走线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保证上线缆架在升降过程中运动平稳、无卡滞,保证走线装置在升降展开、撤收过程中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横杆以及多个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升降塔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架为字母“U”形结构,所述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所述上线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横杆和第一支架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对应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自由端以及第一横杆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架以及第二导向轮的设置,便于对上线缆架进行支撑以及导向,便于上线缆架沿升降塔的轴向滑动,防止上线缆架晃动,提高走线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导向轮的设置,降低第一支架与上线缆架支架的摩擦力,提高上线缆架滑动的稳定性,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上线缆架在升降过程中运动平稳、无卡滞,保证走线装置在升降展开、撤收过程中的可靠性。导向轮限制水平方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