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预拌粉生产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0575.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海;董瑜琪;高素珍;赵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8 | 分类号: | A23L33/18;A23L33/21;A23L29/00;A23L3/01;A23L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预拌粉 生产 新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养预拌粉生产新工艺。首先进行谷朊粉高度水解,在进行液体预拌,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进行粉体预拌,粉体预拌烘干后的产品水分≤5.0%,菌落总数≤300CFU/g,大肠菌群<10CFU/g。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预拌粉生产新工艺,利用浓缩后BD液的粘性充分混合谷朊粉水解液,可直接喷雾干燥,有效的进行了原料利用,增加了产品性能且节省了生产成本。粉体预拌后经过微波杀菌设备,控制预拌粉的水分和微生物指标,延长了预拌粉的保质期。由于预拌粉富含小麦低聚肽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可被糖尿病、肠功能障碍等患者食用,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使用的一种营养预拌粉生产新工艺。
背景技术:
营养预拌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原料。预拌粉为厂家将众多复杂的食品材料,以专业方式调配而成,以降低制作之专业性、技术性及失败率。简便是预拌粉最大的宗旨,在食品中央工厂大量生产方面,预拌粉适合于连续式生产,以提高产量。另预拌粉简便直接的制作方法,可让车间生产人员简化制作程序,又可达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采用了营养预拌粉生产新工艺,利用浓缩后BD液的粘性充分混合谷朊粉水解液,可直接喷雾干燥,有效的进行了原料利用,增加了产品性能且节省了生产成本。粉体预拌后经过微波杀菌设备,控制预拌粉的水分和微生物指标,延长了预拌粉的保质期。由于预拌粉富含小麦低聚肽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可被糖尿病、肠功能障碍等患者食用,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一种预拌粉生产新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营养预拌粉生产新工艺的制备步骤如下:①谷朊粉高度水解:在水解罐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谷朊粉,按谷朊粉的质量加入3-5倍的水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后,按谷朊粉蛋白质量加入1.0-1.5%的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搅拌30分钟,继续加水至谷朊粉重量的10倍左右升温到53-57度,加入谷朊粉蛋白质量0.5-1%的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后按谷朊粉蛋白质量加入1.0-1.5%的风味酶制剂,保持温度53-57度,酶解6-8小时,将料液升温至85度,并保持此温度15分钟进行灭酶;
②液体预拌:将低聚果糖生产过程中经色谱分离并浓缩至干物质50.0-50.5%的BD液按1∶1的质量比加入步骤1的料液中并搅拌均匀;
③喷雾干燥:将上述混合后料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干燥温度140-150度,干燥后产品水分≤7.0%;
④粉体预拌:在混合机中将步骤③中喷雾干燥后的成品按1∶1∶10∶0.01的比例加入粉碎至375目的小麦胚芽粉和全麦粉、酵母粉,混合均匀后经微波杀菌机进行杀菌烘干,微波杀菌机进行杀菌烘干时将皮带运行频率调至12-13HZ,磁控管全开前室温度在70度左右,磁控管后室温度在67度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营养预拌粉生产新工艺,一是谷朊粉高度水解后仍有残渣沉淀,经与经色谱分离并浓缩后的BD液混合后,可利用浓缩后BD液的粘性充分混合谷朊粉水解液,不用对谷朊粉水解液进行过滤直接喷雾干燥,有效的进行了原料利用,增加了产品性能且节省了生产成本。二是粉体预拌后经过微波杀菌设备,控制预拌粉的水分和微生物指标,延长了预拌粉的保质期。三是本项目开发的营养预拌粉富含小麦低聚肽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可被糖尿病、肠功能障碍等患者食用,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