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柱骨架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5542.3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方;林千翔;李伟文;刘杰;陈浩彦;张梁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C5/07;E04C5/16;E04C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胡明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骨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柱骨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纵向筋、端面支架、不锈钢绞线及连接组件。所述纵向筋由钢筋内芯外覆FRP层而制成,多个所述纵向筋呈多棱柱体的形状布置。所述端面支架布置于多个所述纵向筋的两端处,所述端面支架由多个彼此连接、相交于所述多棱柱体的中心轴的支撑杆组成,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位置的所述纵向筋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绞线沿着多个所述纵向筋的外周螺旋布置。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不锈钢绞线与所述纵向筋的连接处,用于将所述不锈钢绞线与所述纵向筋固定连接。本申请中的混凝土柱骨架,具有耐腐蚀、强度高、施工灵活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构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柱骨架。
背景技术
混凝土柱内部的钢筋骨架锈蚀所引发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甚至破坏,已经成为严重威胁结构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锈蚀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渐进性和突发性等特点,不仅消耗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容易诱发工程事故,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在混凝土结构解决锈蚀、提升耐久性问题上,从材料本身的角度去解决锈蚀问题最为有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英文为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写为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建筑施工和结构加固领域,成为解决因钢筋锈蚀所引起的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重要材料。然而,FRP筋材作为箍筋使用时,必须在树脂固化之前进行弯折成型,大大降低了其施工灵活性,并且其弯折段的强度仅为其材料拉伸强度的40%左右,难以保障骨架的整体强度。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混凝土柱骨架,较普通钢筋的骨架具有耐腐蚀、强度高等优势,较FRP筋材的骨架具有施工灵活性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柱骨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柱的钢筋骨架的锈蚀、耐久性、施工灵活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柱骨架,包括纵向筋、端面支架、不锈钢绞线及连接组件。所述纵向筋由钢筋内芯外覆FRP层而制成,多个所述纵向筋呈多棱柱体的形状布置。所述端面支架布置于多个所述纵向筋的两端处,所述端面支架由多个彼此连接、相交于所述多棱柱体的中心轴的支撑杆组成,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位置的所述纵向筋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绞线沿着多个所述纵向筋的外周螺旋布置。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不锈钢绞线与所述纵向筋的连接处,用于将所述不锈钢绞线与所述纵向筋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的混凝土柱骨架,纵向筋由钢筋内芯外覆FRP层而制成,由于FRP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还有比强度高、耐疲劳性好等优点,使得纵向筋相比较传统的普通钢筋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端面支架由多个相交于多棱柱体的中心轴的支撑杆组成,并且每个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位置的纵向筋固定连接,形成的骨架可高效地约束混凝土受力变形,从而大大提升柱构件的承载力;不锈钢绞线作为传统箍筋的替代材料,进一步增强了骨架的耐腐蚀性,同时相比较FRP筋材作为箍筋使用时的施工灵活性差、弯折段强度低的缺陷,不锈钢绞线无需弯折固化的步骤,配合连接组件使用时施工灵活度高,并且不锈钢绞线为柔性材料,弯曲处的拉伸强度并不随形状变化而变弱;使用连接组件固定螺旋的不锈钢绞线,可以便捷的调节固定点的位置以及螺旋不锈钢绞线的间距,由此进一步提高施工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端面支架还布置于多个所述纵向筋的中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处分别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杆,通过旋拧所述第二杆以调节所述支撑杆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杆和/或所述第二杆设置有刻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转动连接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内穿设并固定所述纵向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