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5201.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晁江坤;赫润圃;马鸿雁;彭旭浪;潘荣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9/14 | 分类号: | G08B2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火灾 烟雾 报警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包括透明聚烟罩、发烟头、烟雾发生器、驱动电池、微动开关、无线通讯电路及测试电路,透明聚烟罩为与发烟头同轴分布的槽状结构,包覆在发烟头外并与发烟头同轴分布,且透明聚烟罩与发烟头间滑动连接,且透明聚烟罩下端面比发烟头上端面低至少5毫米,发烟头包括承载柱、定位端盖、隔板、接线端子、导流管、控制电磁阀。其使用方法包括设备预制、检测预制及检测作业等三个步骤。本发明可有效满足多种场合及结构类型的火灾报警器工作状态检测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本发明操作灵活便捷,检测作业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高,可有效实现对火灾报警器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精确检测作业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及方法,属消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探测器的性能完好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乃至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和成败的关键。因此对待火灾探测器要求每月按火灾探测器总数 20%抽检,检测工作量巨大,当前在对火灾探测器进行检测作业时,主要是通过具备自发烟能力的火灾烟雾报警测试装置进行检测作业,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25509.5 ”的“一种烟雾报警器管理方法、装置及烟雾报警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对烟雾报警器检测作业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设备结构复杂,使用维护成本高,往往仅能满足特定结构类型火灾探测器设备检测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和可靠性差;另一方面在检测作业中,均不同程度存在检测精度差,检测数据获取难度大,无法及时、精确且高效便捷的实现对火灾探测器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测需要。
此外传统的火灾探测器设备在使用和检测过程中,一方面设备固定定位难度到,测试人员需要长时间仰头观察的同时,还需长时间对检测设备进行扶持定位,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均相对较大,此外往往还需要配备专用的定位装置进行承载定位,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也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喷雾产烟量有限且无法准确对准烟仓,产生的烟雾另易受空气流通吹散烟雾等,从而导致导致测试效率及精度均相对低下。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及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及方法。
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包括透明聚烟罩、发烟头、烟雾发生器、驱动电池、微动开关、无线通讯电路及测试电路,透明聚烟罩为与发烟头同轴分布的槽状结构,包覆在发烟头外并与发烟头同轴分布,且透明聚烟罩与发烟头间滑动连接,且透明聚烟罩下端面比发烟头上端面低至少5毫米,发烟头包括承载柱、定位端盖、隔板、接线端子、导流管、控制电磁阀,承载柱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与承载柱同轴分布的连接腔,连接腔为轴向截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且深度不小于5毫米,承载柱上端面与定位端盖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隔板嵌于承载柱内,与承载柱同轴分布并将承载柱从上至下分布为发烟腔和驱动腔,其中无线通讯电路、驱动电池及测试电路均嵌于驱动腔内,且测试电路分别与烟雾发生器、驱动电池、微动开关、接线端子及控制电磁阀电气连接,烟雾发生器嵌于发烟腔内并与发烟腔同轴分布,定位端盖上端与微动开关连接并同轴分布,定位端盖另设至少3个环绕定位端盖轴线均布的定位孔,定位孔轴线与定位端盖轴线呈0°—60°夹角,导流管数量与定位孔数量一致,且每个定位孔均与一条导流管连通,导流管后端面位于发烟腔内并通过控制电磁阀与发烟腔连通,前端面超出定位端盖外至少5毫米,且导流管前端面位于透明聚烟罩底部上方,与透明聚烟罩底部间间距不大于透明聚烟罩深度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自主姿态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冲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