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5201.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晁江坤;赫润圃;马鸿雁;彭旭浪;潘荣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9/14 | 分类号: | G08B2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火灾 烟雾 报警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包括透明聚烟罩、发烟头、烟雾发生器、驱动电池、微动开关、无线通讯电路及测试电路,所述透明聚烟罩为与发烟头同轴分布的槽状结构,包覆在发烟头外并与发烟头同轴分布,且透明聚烟罩与发烟头间滑动连接,且透明聚烟罩下端面比发烟头上端面低至少5毫米,所述发烟头包括承载柱、定位端盖、隔板、接线端子、导流管、控制电磁阀,所述承载柱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与承载柱同轴分布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为轴向截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且深度不小于5毫米,所述承载柱上端面与定位端盖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所述隔板嵌于承载柱内,与承载柱同轴分布并将承载柱从上至下分布为发烟腔和驱动腔,其中所述无线通讯电路、驱动电池及测试电路均嵌于驱动腔内,且所述测试电路分别与烟雾发生器、驱动电池、微动开关、接线端子及控制电磁阀电气连接,所述烟雾发生器嵌于发烟腔内并与发烟腔同轴分布,所述定位端盖上端与微动开关连接并同轴分布,定位端盖另设至少3个环绕定位端盖轴线均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轴线与定位端盖轴线呈0°—60°夹角,所述导流管数量与定位孔数量一致,且每个定位孔均与一条导流管连通,所述导流管后端面位于发烟腔内并通过控制电磁阀与发烟腔连通,前端面超出定位端盖外至少5毫米,且导流管前端面位于透明聚烟罩底部上方,与透明聚烟罩底部间间距不大于透明聚烟罩深度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聚烟罩包括透明防护罩、滑槽、滑块、定位块、承载弹簧、烟感传感器、弹性密封罩、密封环,其中所述滑槽至少两条,环绕发烟头轴线均布并嵌于发烟头外表面连接,且各滑槽均与发烟头轴平行分布,所述滑槽分别与一个滑块和一个定位块连接,且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定位块与滑槽底部连接,所述滑块与定位块间通过承载弹簧连接,且承载弹簧嵌于滑槽内并与滑槽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透明防护罩底部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包覆在发烟头外并与发烟头同轴分布,所述透明防护罩下端面与滑块连接,并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孔孔壁设至少一条与连接孔同轴分布的密封环,且连接孔孔壁通过密封环与发烟头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密封罩与透明防护罩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与透明防护罩上端面连接且弹性密封罩高度不小于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密封罩为轴向截面呈倒置等腰梯形结构,其上端面设横断面呈“V”字形、“U”字形及倒置等腰梯形结中任意一种的槽状结构的吸附定位槽,所述吸附定位槽为与弹性密封罩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至少一条并嵌于弹性密封罩上端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雾发生器包括低温发烟腔、高温发烟腔、导流盖、电加热机构及超声波雾化器,所述低温发烟腔、高温发烟腔均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中所述低温发烟腔嵌于高温发烟腔内,并与高温发烟腔同轴分布,且所述低温发烟腔外径为高温发烟腔内径的0.3—0.8倍,其上端面比高温发烟腔上端面高至少5毫米,低温发烟腔上端面与高温发烟腔底部间通过至少三个硬质隔热垫块连接,且低温发烟腔下端面与高温发烟腔底部间间不小于10毫米,所述导流盖为轴向截面呈倒置等腰三角形的槽状结构,与高温发烟腔同轴分布并包覆高温发烟腔上端面,所述导流盖上均布若干轴线与高温发烟腔轴线平行分布的导流孔,且所述导流孔分别与低温发烟腔、高温发烟腔连通,所述电加热机构至少两个,位于高温发烟腔内,环绕高温发烟腔轴线均布并嵌于高温发烟腔侧壁内表面和低温发烟腔侧壁外表面,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位于低温发烟腔内,与低温发烟腔底部连接,所述电加热机构及超声波雾化器均与测试电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火灾烟雾报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盖下端面设至少两条与导流盖下端面垂直分布,并环绕导流盖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相邻两导流孔中间位置,其高度为1—5毫米,其横断面呈倒置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中任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自主姿态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冲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