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936.8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清;叶永琮;郑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90‑200份;硅酸盐水泥:230‑260份;粉煤灰:50‑65份;矿粉:55‑65份;中砂:720‑830份;石子:1000‑113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6‑10份;引气型防水剂:1‑1.5份;微膨胀型防水剂:1‑1.5份;硅藻泥:10~15份;亚硫酸钠减水剂:1.5‑2份;吸水材料:0.75kg/m³。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加入20%‑40%的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吸水材料,通过吸水材料在混凝土内部补充水分,使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既可有效缓解因养护不足导致的混凝土早期开裂,又能克服不同地区特殊气候条件造成的养护困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传统的混凝土多采用浇水覆盖外养护方法,一般需待拆模后才能实施,对塑性阶段混凝土表层外观、渗透性等造成负面影响,仅适用于解决硬化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问题,难以预防混凝土的早期的塑性开裂,达不到外养护的要求。
为达到抑制塑性开裂的目的,提供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190-200份;
硅酸盐水泥:230-260份;
粉煤灰:50-65份;
矿粉:55-65份;
中砂:720-830份;
石子:1000-1130份;
改性聚丙烯纤维:6-10份;
引气型防水剂:1-1.5份;
微膨胀型防水剂:1-1.5份;
硅藻泥:10~15份;
亚硫酸钠减水剂:1.5-2份;
吸水材料:0.75kg/m³;
其中,所述引气型防水剂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其中,所述微膨胀型防水采用UEA膨胀剂。
其中,所述吸水材料采用20%-40%的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吸水材料。
其中,所述硅酸盐水泥细度比表面积≤350m2/kg。
其中,所述水和粉煤灰比为0.49-0.55。
一种防裂防腐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称取相应分量的硅酸盐水泥和中砂投入到气动振动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搅拌45-65s;
2、然后称取相对应分量的粉煤灰、矿粉、改性聚丙烯纤维和硅藻泥加入步骤1中的搅拌机内进行继续搅拌混合30-45s,在加入二分之一配比分量的水继续搅拌30-45s混合成颜色均匀的砂浆;
3、在称取相应分量的20%-40%的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吸水材料加入步骤2中的搅拌机内进行继续搅拌混合30-45s,然后在称取相应分量的引气型防水剂、微膨胀型防水剂和亚硫酸钠减水剂加入到搅拌机内,并加入剩下的二分之一配比分量的水继续搅拌65-85s至混合均匀,从而制备得到防裂防腐混凝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