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电磁控制卡爪式机器人末端快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724.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术锋;程曦;刘玉斌;周朋飞;赵杰;郭俊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田高洁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电磁 控制 卡爪式 机器人 末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磁控制卡爪式机器人末端快换装置,包括主盘、工具盘和自锁机构,主盘包括主盘外壳和导向轴,主盘外壳设有内部空腔,主盘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用于连接机械臂,工具盘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滑动腔,其另一端用于连接执行工装,滑动腔与连接部适配,导向轴固定设置在主盘外壳内,自锁机构设置于主盘外壳内,自锁机构采用电动机械结构,放弃了现有的气动锁紧、解锁而采用机械机构锁紧,快速换装,电动解锁,安全可靠;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快换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直线电磁控制卡爪式机器人末端快换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即机械臂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而机器人的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器人作业工具的作业能力的大小。机器人作业工具快换装置的应用,能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提高机器人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实现一机多用。
现有的机械臂通过快换装置实现机械臂切换不同的执行工装,其存在着如下技术缺点:1.现有快换装置的自锁系统解锁采用气动驱动,解锁阶段需要等待排气行程,相比机械结构反应不够迅速;2.现有快换装置的自锁系统解锁采用气动驱动,气动管需要暴露在外界,在低温环境中气动管会因低温脆变而发生破裂,进而使得整个快换装置失去其功能;3.现有的悬架系统成本过高,且气动锁紧一旦失效,便会使快换装置主盘与工具盘脱落,损坏与工具盘连接的末端执行机构。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对环境有高适应度的新型快换装置。此快换装置因为其独有的结构可以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同时自锁系统放弃现有的气动锁紧、解锁而采用机械机构锁紧,快速换装,电动解锁,安全可靠;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磁控制卡爪式机器人末端快换装置,自锁系统放弃现有的气动锁紧、解锁而采用机械机构锁紧,快速换装,电动解锁,安全可靠;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电磁控制卡爪式机器人末端快换装置,包括主盘、工具盘和自锁机构,所述主盘包括主盘外壳和导向轴,所述主盘外壳设有内部空腔,所述主盘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机械臂,所述工具盘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滑动腔,其另一端用于连接执行工装,所述滑动腔与所述连接部适配,所述导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盘外壳内,所述自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所述主盘外壳内;
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盘和推力装置,所述自锁盘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其滑动方向与所述导向轴轴向平行,所述自锁盘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设有若干所述插销组件,若干所述插销组件围绕所述导向轴环形阵列分布;
所述插销组件包括自锁销、销和弹簧,所述销远离所述导向轴的一端滑动地贯穿所述连接部侧面,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弹出所述销穿过所述连接部侧面,所述销的径向上设有自锁孔,所述自锁孔轴心与所述导向轴平行,所述自锁孔与所述自锁销适配,所述自锁销一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自锁孔内,所述自锁销另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盘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所述推力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盘外壳内,所述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自锁盘,所述推力装置用于推动所述自锁盘往复滑动,所述自锁销用于远离所述销的方向滑动时解除对所述销的轴向约束;
所述滑动腔的内壁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所述销远离所述导向轴的一端适配,所述锁紧槽用于锁紧时使所述销插入其中。
进一步的,所述推力装置包括电磁铁和自锁弹簧,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盘外壳内壁上,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自锁盘远离所述自锁销的一端,所述电磁铁用于吸附所述自锁盘滑动,所述自锁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其一端作用于所述自锁盘远离所述自锁销的一侧,另一端作用于所述主盘外壳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子层沉积装置
- 下一篇:基于激光散斑成像的血流动态检测方法、系统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