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位同步方法、星载雷达及地面接收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394.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强;禹卫东;岳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87 | 分类号: | G01S13/87;G01S7/42;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鹤;张颖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 同步 方法 雷达 地面 接收站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星载雷达及地面接收站,应用于第一星载雷达,该方法包括:在驯服晶振驱动下,通过第一基准频率源得到第一基准频率信号;将第一基准频率信号发送至第二星载雷达,并接收第二星载雷达发射的第二基准频率信号;利用第一本振频率对第二基准频率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准频率数据;接收地面反射的第一地面回波信号,并采集第一地面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地面回波数据;第一地面回波信号为第二星载雷达向地面发射雷达信号后反射到第一星载雷达上的信号;将第一地面回波数据与第二基准频率数据发送至地面接收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星载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位同步方法、星载雷达及地面接收站。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中,由于不同卫星上的雷达采用各自不同的频率源,其雷达载波之间必然存在固定频差和由相位噪声引起的时变频差,因此,在使用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干涉测高功能或地面动目标检测功能时,这些固定频差和时变频差的存在会降低这些功能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同步方法、星载雷达及地面接收站,能够达到消除不同卫星雷达载波之间固定频差和时变频差,进而提升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测量精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星载雷达,所述方法包括:
在驯服晶振驱动下,通过第一基准频率源得到第一基准频率信号;
将所述第一基准频率信号发送至第二星载雷达,并接收所述第二星载雷达发射的第二基准频率信号;以供所述第二星载雷达利用所述第二星载雷达对应的第二本振频率对所述第一基准频率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基准频率数据;
利用第一本振频率对所述第二基准频率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准频率数据;所述第一本振频率为所述第一基准频率源产生的频率;
接收地面反射的第一地面回波信号,并采集所述第一地面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地面回波数据;所述第一地面回波信号为所述第二星载雷达向地面发射雷达信号后反射到所述第一星载雷达上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地面回波数据与所述第二基准频率数据发送至地面接收站,以供所述地面接收站利用所述第二基准频率数据和所述第二星载雷达发送的所述第一基准频率数据对所述第一地面回波数据进行相位补偿。
在上述相位同步方法中,所述在驯服晶振驱动下,通过第一基准频率源得到第一基准频率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原子钟信号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对初始晶振驱动进行驯服,得到所述驯服晶振驱动;
或者,采用原子钟信号对初始晶振驱动进行驯服,得到所述驯服晶振驱动。
在上述相位同步方法中,所述采用原子钟信号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对初始晶振驱动进行驯服,得到所述驯服晶振驱动,包括:
将所述原子钟信号的频率进行倍频,得到第一倍频信号;
利用所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和所述第一倍频信号经频率综合得到第一参考信号;
将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频率进行倍频,得到第二倍频信号,所述第二倍频信号的频率等于第一晶振频率;所述第一晶振频率为第一星载雷达的频率;
将所述初始晶振驱动的频率锁相到所述第二倍频信号,得到所述驯服晶振驱动。
在上述相位同步方法中,所述采用原子钟信号对初始晶振驱动进行驯服,得到所述驯服晶振驱动,包括:
将所述原子钟信号的频率进行倍频,得到第三倍频信号,所述第三倍频信号的频率等于第一晶振频率;所述第一晶振频率为第一星载雷达的晶振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