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可学习参量融合网络的偏振图像解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312.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朱虹;薛模根;郑云飞;王峰;韩裕生;祖鸿宇;王硕;黄勤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学习 参量 融合 网络 偏振 图像 解析 方法 | ||
1.一种采用可学习参量融合网络的偏振图像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偏振参量解析模型进行偏振图像解析,偏振参量解析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可学习的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
S2,通过测试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对偏振参量图像的拟合能力,设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的超参数;
S3,搭建端到端的偏振视觉任务卷积神经网络框架,所述偏振视觉任务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包括: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和任务网络X2,将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与任务网络X2一起进行学习训练,获得最终的偏振参量解析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学习参量融合网络的偏振图像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按照输入至输出的方向依次包括:
一个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为一组图像,分别为0°偏振方向图像I0、45°偏振方向图像I45、90°偏振方向图像I90、135°偏振方向图像I135,即(I0,I45,I90,I135);
若干个融合单元,所述融合单元用于对输入的一组图像即(I0,I45,I90,I135)进行像素间运算;
一个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图像为拟合的偏振参量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学习参量融合网络的偏振图像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对偏振参量图像的拟合能力的测试方式,以及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的超参数的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S21,构建试验数据集,包括N组不同场景的图像,每组图像均包含0°偏振方向图像I0、45°偏振方向图像I45、90°偏振方向图像I90、135°偏振方向图像I135,即每组图像均包含(I0,I45,I90,I135);
S22,根据Stokes公式,分别计算得到每组图像的实际的合成强度图像S0、实际的偏振度图像DoLP、实际的偏振角图像AoP;
合成强度图像S0、偏振度图像DoLP、偏振角图像AoP即为偏振参量图像;
S23,构建前置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输入单元有4个节点,分别对应0°偏振方向图像I0、45°偏振方向图像I45、90°偏振方向图像I90、135°偏振方向图像I135;输出单元有3个节点,分别对应为拟合的合成强度图像S0、拟合的偏振度图像DoLP、拟合的偏振角图像AoP,即输出单元输出拟合的合成强度图像S0、拟合的偏振度图像DoLP、拟合的偏振角图像AoP;
S24,根据实际的合成强度图像S0、实际的偏振度图像DoLP、实际的偏振角图像AoP,以及拟合的合成强度图像S0、拟合的偏振度图像DoLP、拟合的偏振角图像AoP,设计第一损失函数,计算第一损失值Loss;
S25,调整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的超参数,使第一损失函数的第一损失值Loss最小,且第一损失值Loss为最小时所对应的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的超参数,即为最终设置的偏振参量融合网络X1的超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3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