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7331.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静;张勇;高德荣;吕国锋;张晓祥;朱冬梅;蒋正宁;张春梅;江伟;吴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王佳妹;黄晨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霉病 高产 小麦 分子 标记 辅助 选育 方法 | ||
1.一种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亲本选择:在累计推广面积大于500万亩、优良农艺性状且综合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或者其衍生品种中筛选出同时携带穗粒数增效位点
步骤S2,种植父母本,配组杂交,收获F1杂交种;
步骤S3,F1自交,收获自交种F2;
步骤S4,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病性好的单株标记,按照单株收获得到F3;
步骤S5,种植F3,并结合分子标记检测穗粒数增效位点
步骤S6,将中选F4种植成株行,分子标记检测穗粒数增效位点
步骤S7,将F5种植成鉴定圃,设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扬麦20为农艺性状和产量对照,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和综合抗病性好于对照并且赤霉病抗性达到R级,千粒重大于42克、亩产量不低于500公斤的品系;
所述步骤S1-S7中,所述粒重增效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禾谷镰刀菌孢子液接种鉴定发病情况具体操作为,随机挑选50个穗子喷施浓度5×105~10×105个/mL孢子液接种,接种后立即喷水弥雾保湿,诱发赤霉病,接种后20~26天,当安农8455的病穗率达到75%、感病小穗率达到75%时,停止喷水,调查接种穗子的病小穗数和总小穗数,计算发病小穗率:发病小穗数/总小穗数×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亲本选择,在优良农艺性状且综合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或者其衍生品种中筛选携带穗粒数增效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为镇麦9号,所述父本为扬麦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种植苏麦3号、扬麦158、扬麦13和安农8455为赤霉病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为对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3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