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胎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108.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棋;张少铭;曹莘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元件 轮胎 结构 | ||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胎面结构,该轮胎胎面沿轮胎周向设有至少一胎沟,每一胎沟具有一沟底及一对沟壁,该胎沟中设有一降噪元件,该降噪元件的材质为一多孔隙材质,与胎沟的一侧沟壁或沟底接合,通过设置于胎沟内的降噪元件,以其多孔隙特性,让产生于轮胎胎面花纹沟内的通道噪音得以被吸收而衰减,因此降低了轮胎滚动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轮胎花纹中设置降低噪音构造,特别是指在轮胎胎沟中设置具有可降低或吸收轮胎转动时产生噪音的构造设计。
背景技术
当车辆行驶时,因为轮胎与地面接触并且滚动时,由于与地面接触的轮胎胎面上的花纹沟槽中的空气产生流动之故,进而产生共振噪音即气柱共鸣音,然而依据UN ECER51-03的规范,于2024年车辆噪音要降低至68dB,因此轮胎与地面接触滚动产生的噪音也必须随之调降。
一般现有的轮胎花纹,为了减少这些滚动产生的噪音,在与地面接触的胎面上因为已经没有空间设置其他结构,因此都在花纹沟槽内设置可以降低噪音的构造,将花纹沟的沟壁与沟底部份设置花纹沟形状的变化是一个方式,另一方面是装置与轮胎不同材质的构造在花纹沟内,而且必须不会影响轮胎的性能。
美国发明第9561692号“用于轮胎的抗噪音装置Anti-noise device for tire”,公开在轮胎花纹沟中装设柔性叶片,该柔性叶片具有完全封闭花纹沟的横截面设计,装设柔性叶片后,在接触地面的胎面中周向花纹沟的气柱长度相对的减少,并且引起共振频率的变化,让共振频率偏移朝向人耳较不敏感的共振频率值。
另一美国发明第8469069号“具有噪音减少装置的带凹槽胎面带Tread band withgrooves provided with a noise-reducing device”,则提供一种在轮胎花纹沟的沟壁或沟底装置绳股(Strands)或伸出物来防止声音共振的产生,该案公开一种能提高绳股或伸出物在轮胎的花纹沟中的密度,通过花纹沟每一突出的绳股或伸出物包括至少一分支,通过如同树枝状分岔来增加密度,使花纹沟中的绳股或伸出物提高密度,进而提升降低噪音的效能。
发明内容
上述美国发明第9561692号是在轮胎花纹沟中装设一柔性叶片结构,借以减短花纹沟的长度,将花纹沟长度太长产生让人不舒服的噪音频率,经由柔性叶片减短花纹沟长度,使噪音频率改变为比较不会让人不舒服的噪音频率;另一美国发明第8469069号则是以与轮胎胎面不同的材质来设置于花纹沟中,并以更高的容纳密度提高噪音降低效能,两者都则将轮胎花纹设计成可以兼顾各项性能而且能进一步提升降低噪音的花纹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公开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胎面结构,其中轮胎胎面在轮胎周向具有胎沟,该胎沟具有一沟底及一对沟壁,沟壁邻接沟底,该胎沟中有一降噪元件,其中降噪元件为一种多孔隙材质,与胎沟截面内的至少一侧沟壁或沟底接合。
本发明所使用的多孔隙材质,其较佳的选择为吸音棉,吸音棉同时具有轻量的特性,降噪元件可以利用黏贴、嵌合或锁固等方式与胎沟的沟壁或沟底接合,配合胎沟与胎面的设计,降噪元件在胎沟内的容积可占整体胎沟容积的10~50%,降噪元件的高度可为胎沟深度的25~100%,降噪元件的宽度可为胎沟宽度的25~100%,这些尺寸范围可以因应轮胎整体尺寸及胎面花纹的排列设计予以适当调整,让降低噪音的效果达到最佳设计值。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胎面结构,在胎面的胎沟内布设降噪元件,可降低噪音,因为当车辆行驶时,轮胎花纹沟与路面接触时会产生管状通道,空气于此通道流动会形成振动的气柱(气柱共鸣音),利用降噪元件的设置,进而降低噪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胎面结构,由于降噪元件由吸音棉所构成,能够以材质本身孔隙对其噪音吸收,加强其对于噪音减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