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6965.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肖刚;李培生;徐猛;高焱;唐兆璇;卢杰;曾琦;刘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568 | 分类号: | H01M10/6568;H01M10/613;H01M10/643;H01M10/6556;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唐棉棉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产生器 新型 锂离子电池 散热 装置 | ||
1.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产生器液冷装置(30)和置于涡产生器液冷装置(30)上的锂电池(10),所述涡产生器液冷装置(30)包括液冷盒(31)、涡产生器(32)、隔板(33)和液冷盒顶盖(20),所述液冷盒(31)两对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冷却液进口(34)和冷却液出口(35),所述隔板(33)设置于液冷盒(31)内部的中心轴线上,隔板(33)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涡产生器(32),所述液冷盒顶盖(20)上开有多排电池显位孔(21),每个电池显位孔(21)内对应安放有一个锂电池(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产生器(32)沿冷却液来流方向在隔板(33)两侧呈对称布置,涡产生器(32)侧面正中心位置开有冲孔(36),所述冲孔(36)开孔方向与冷却液来流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产生器(32)与隔板(33)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θ,其中,30°≤θ≤90°;所述涡产生器(32)高度H为液冷盒(31)流场高度E的0.5~0.7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产生器(32)底边长度L与涡产生器(32)高度H之比为2.5~3.1,相邻两个涡产生器(32)之间的横向距离T与涡产生器(32)底边长度L之比为1.2~1.5,相邻两个涡产生器(32)之间的纵向距离P与涡产生器(32)底边长度L之比为0.4~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显位孔(21)为X×Y的电池孔阵列,其中X≥1,Y≥1;所述电池显位孔(21)孔中心距F、孔直径D与相邻两个锂电池(10)间的距离W满足F=D+W,其中W取值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10)为圆柱形锂电池,所述冲孔(36)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显位孔(21)孔直径D略大于锂电池(10)直径,电池显位孔(21)与锂电池(10)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缝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水或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涡产生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盒顶盖(20)由强导热性能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9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杆、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极化不敏感的频率可重构超表面吸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