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6512.8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余;汪祁杰;张宇;张化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0;B60R21/0134;B60Q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自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
a、安装架(1)内设置一个具有缓冲和吸收外部冲击能量的液压减震装置(2),液压减震装置(2)沿其轴线方向环绕一组感应线圈(21),在液压减震装置(2)上设置一组车轮(3),车轮(3)与连接在安装架(1)内的导轨(4)滚动配合,在安装架(1)后端连接后置挡块(11),后置挡块(11)上连接缓冲弹簧(12),当液压减震装置(2)碰撞后移时,液压减震装置(2)尾部与缓冲弹簧(12)形成压缩配合;
b、液压减震装置(2)的伸缩杆(24b)前端穿出安装架(1)与设有开口的气囊容纳体(5)连接,气囊容纳体(5)的空腔内安装气囊(5A),气囊容纳体(5)前端与柔性的碰撞缓冲体(6)连接;
c、安装架(1)上环绕一组沿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方向设置的电磁线圈(13),每个电磁线圈(13)电学连接电磁驱动装置(7),电磁驱动装置(7)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分别电学连接启停开关(9)和声光报警器(10),启停开关(9)电学连接汽车电气系统;
所述液压减震装置(2)包括: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减震外壳(22),减震外壳(22)后端内侧连接前端开口的内管套(23),内管套(23)上设有一组溢流小孔(23a),内管套(23)与减震外壳(22)通过内外壁的间隙经溢流小孔(23a)相互连通,内管套(23)内壁与活塞头(24a)间隙配合,活塞头(24a)上连接伸缩杆(24b),伸缩杆(24b)杆身与连接在减震外壳(22)上的油封(22a)、直线轴承(22b)依次对应形成密封配合和滑动配合,在活塞头(24a)和减震外壳(22)后端之间设置一个伸缩弹簧(25),在减震外壳(22)前端和内管套(23)之间设有储压海绵(26),在减震外壳(22)后端上设有注油孔(22c),注油孔(22c)通过逆止阀(22d)连通内部油路,注油孔(22c)螺接堵头(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外壳(22)侧面还连接定位轮(28),所述安装架(1)上设有与定位轮(28)配合的导向槽(14),导向槽(14)尾端连接限位弹簧(15),安装架(1)上设有与导向槽(14)连通的润滑油杯(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前端铰接用于限制车轮(3)移动的阻拦板(17),阻拦板(17)后侧连接缓冲垫(17a)、前侧通过阻尼器(17b)与安装架(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容纳体(5)包括壳体(51),壳体(51)的开口处设有一组壳盖(52),每个壳盖(52)由前端向后依次设置第一铰接孔(53)和第二铰接孔(54),第一铰接孔(53)与连杆(55)铰接,连杆(55)的另一端铰接推杆(56),推杆(56)穿出气囊容纳体(5)前端带孔的堵板(57)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铰接孔(54)与气囊容纳体(5)外侧铰接,当外部撞击作用在推杆(56)时通过其后移带动壳盖(52)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缓冲体(6)为固体天然橡胶和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7b)为液压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信号启动:上车后打开车内所述启停开关(9),整个装置通电开始运行,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开始工作;
(2)距离检测;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对外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返回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的内部模块进行数据分析运算,当车头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声光报警器(10)警报并启动电磁驱动装置(7);
(3)动力传递:所述电磁驱动装置(7)电磁线圈(13)通电在空间产生交变电场,使感应线圈(21)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电磁力作用感应线圈(21)驱动液压减震装置(2)在导轨(4)上加速运动,气囊容纳体(5)和碰撞缓冲体(6)伸出车外;
(4)减震缓冲:所述碰撞缓冲体(6)与障碍物碰撞后,首先,碰撞缓冲体(6)发生形变缓冲、吸收部分能量,其次,气囊容纳体(5)开始工作弹出气囊(5A)保护汽车车身并减震,部分力传递到液压减震装置(2)上,液压减震装置(2)开始缓冲减震,当碰撞能量过大时,液压减震装置(2)通过车轮(3)在导轨(4)上运动并压缩缓冲弹簧(12)工作,最后的能量传递到安装架(1)上,减震缓冲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5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红外线发射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