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2070.X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0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涂云宏;李壮;张东伟;梁学锋;李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机箱 壳体 | ||
本公开涉及液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液冷结构能够与机箱壳体一体成型,不需要在机箱壳体上额外设置液冷板,因此简化了机箱壳体的结构,同时还降低了机箱壳体的重量。液冷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多根凸条,任意相邻的两根凸条形成用于对机箱壳体中的模板进行导向和安装的导槽,从而将模板设置在机箱壳体中。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散热的散热片,同时相邻的两条散热片之间形成用于冷却物质流动的流道,通过冷却物质的流动能够将第一板体的热量散出,由于模板安装在导槽中,第一板体的热量散出后,也能将模板的热量散出,从而提高散热了效果,降低了热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推进,航天器的热控制技术由传统卫星平台的被动热控转向空间站以液冷为主的主动热控制技术。液冷板是液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其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为空间站信息系统以及实验系统提供关键保障,航天器苛刻的发射运行环境,对航天液冷板各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这其中主要包括高换热低流阻,重量尽可能轻,能够承受发射和分离时严苛的振动冲击,耐受高压压力等等。
传统的航天液冷板与机箱壳体分体制作,液冷板均为简单的平板结构,基本不用承力,结构强度可以较低,但是由于液冷板与机箱壳体分体制作,容易存在热阻高和重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冷结构及机箱壳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冷结构,所述液冷结构能够与机箱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液冷结构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多根凸条,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凸条形成用于对所述机箱壳体中的模板进行导向和安装的导槽;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多条散热片;相邻的两条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用于冷却物质流动的流道,通过所述冷却物质的流动,用于将所述第一板体的热量散出。
优选的,每根所述凸条中设置有多个减重槽,用于减轻所述凸条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设置有多组,每组散热片中包括多个散热片;
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位于相邻的两组散热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后能够将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板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通孔,所述凸起伸入所述通孔中,并通过电子束焊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板体上。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与所述散热片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采用的材质为铝合金5A06。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在所述第二板体表面铣削成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具有用于所述冷却物质流入的入口和用于冷却物质流出的出口,所述入口、所述流道和所述出口相通。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机箱壳体,包括:两两相连的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中至少一个为所述的液冷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0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