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1311.9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程鑫;张卫忠;江涛;焦大卫;石硕硕;曹敬威;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65F1/06;B65F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小车 | ||
一种垃圾分类小车,包括电路控制部分,所述电路控制部分包括主控模块、还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的WiFi模块,和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获取垃圾名称;RGB灰度管模块,用于让小车寻迹行驶;第一摄像头模块,为行驶和避障提供视角,第二摄像头模块,用来监测垃圾是否正确投放;舵机模块,用于开启垃圾桶的挡板;电机模块,用于驱使小车移动;红外对管启动模块,用于发出信号控制小车切换状态。本申请对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消除垃圾混乱造成的污染、辅助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垃圾的持续暴增。如何对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收集、分类和处理,已成为各大中城市近年来环保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居民生活中的垃圾,多采用定点收集的处理模式,但在这种模式下,经常会出现由于垃圾转运不及时而造成的垃圾溢出现象,形成局部环境污染,引发垃圾臭味弥漫,对生活舒适度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影响。此外,居民目前的垃圾分类意识仍较薄弱,对垃圾类别的分辨也不是特别清楚,经常将各种垃圾混投,为后续垃圾处理工作增加负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分类小车,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分类小车,包括电路控制部分,所述电路控制部分包括主控模块、还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的
WiFi模块,和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获取垃圾名称;
RGB灰度管模块,用于让小车寻迹行驶;
第一摄像头模块,为行驶和避障提供视角;
第二摄像头模块,用来监测垃圾是否正确投放;
舵机模块,用于开启垃圾桶的挡板;
电机模块,用于驱使小车移动;
红外对管启动模块,用于发出信号控制小车切换状态。
具体地说,所述主控模块包括STM32芯片。
具体地说,所述WiFi模块主控芯片的型号为esp8266,所述舵机模块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3010。
具体地说,还包括APP模块,所述APP模块基于阿里智能语音交互平台通过WIFI模块与主控模块实现信息交互。
具体地说,所述电路控制部分设置在垃圾桶底部。
具体地说,所述垃圾桶底部为斜坡状,靠近坡底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翻转通过舵机模块控制。
具体地说,所述电路控制部分还包括用于防污的电路盒。
具体地说,所述小车工作过程如下:
S1、小车位于接收垃圾状态,小车接收到垃圾的同时通过APP模块获取垃圾名称;APP模块发送语音指令并使小车分辨垃圾种类,通过MQTT网络协议将对应命令发送给WiFi模块;
S2、主控模块接收命令后,若识别为可回收垃圾,执行程序1,则根据灰度管模块行驶到对应垃圾桶的位置,反之,执行程序2,则停靠在不可回收垃圾桶旁,同时,第一摄像头模块实时传输机器人运送垃圾过程;
S3、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后,启动舵机模块,将垃圾投掷到对应垃圾桶中,同时垃圾桶上的超声波检测模块会实时检测垃圾是否投掷成功,且能检测垃圾桶是否已满,若超过一个特定的位置,会发出声音报警并通过APP模块告知用户垃圾桶的状态,提醒用户及时更换垃圾袋。
具体地说,所述执行程序1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散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沉积用密封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