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转炉污泥为原料制备的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1044.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书;鲁长炜;孙跃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13;C04B33/132;C04B33/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污泥 原料 制备 多孔 陶瓷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转炉污泥为原料制备的多孔陶瓷,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转炉污泥:30~40份,高炉除尘灰:5~10份,白矾:4~7份,松香树脂:2~5份,淀粉:12~17份,水:30~50份;并提供了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球磨、加热、过滤、干燥、烧成。本发明提供的多孔陶瓷不仅硬度高、耐酸碱,性能稳定,还实现了转炉污泥和高炉除尘灰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转炉污泥为原料制备的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转炉湿法除尘工艺中,会产生大量转炉污泥,转炉污泥中铁含量为45%~50%。通常情况,将转炉污泥混入烧结工艺制成烧结矿来实现污泥内部消耗的目的。但有两种情况会造成转炉污泥无法内部消耗:
(1)在炼钢生产工艺中添加了较多的Zn元素,使得转炉污泥中锌含量在0.4%~5%之间,含锌的转炉污泥无法送至烧结工艺,否则会对高炉造成很大影响。具体有:锌在高炉炉衬内部沉淀,造成炉衬膨胀、破坏;锌在炉衬表面沉积产生炉瘤;炉内循环,造成一定的热量转移;烧损风口等冷却设备。所以,含锌的转炉污泥无法送至烧结工艺。
(2)烧结工艺消耗转炉污泥的能力小于转炉污泥的产生量。
上述两种情况造成大量转炉污泥无法处置,如露天堆放或填坑处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因此如何处理钢铁企业产生大量的转炉污泥是面临的严峻课题。
多孔陶瓷可以广泛应用于吸附、过滤、保温载体等各个方面,具有耐高压、抗酸碱、性能稳定优点,但传统多孔陶瓷采用刚玉砂、碳化硅作为原料,原料价格高,制备工艺复杂,限制了多孔陶瓷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转炉污泥为原料制备的多孔陶瓷,提供的多孔陶瓷,不仅硬度高、耐酸碱,性能稳定,还实现了转炉污泥和高炉除尘灰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转炉污泥为原料制备的多孔陶瓷,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转炉污泥:30~40份,高炉除尘灰:5~10份,白矾:4~7份,松香树脂:2~5份,淀粉:12~17份,水:30~50份。
本发明所述的转炉污泥的主要成分为:TFe:45~55%,Ca:30~35%,Zn:0.4~5%,Mn:0.1~0.2%,其余为水分。
本发明所述的高炉除尘灰的主要成份为:TFe:30~45%,C:10~15%,Ca:7~8%,SiO2:7-9%,热值:1000~1500大卡/千克。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转炉污泥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具体为:
(1)球磨:将转炉污泥30~40份,高炉除尘灰5~10份,白矾4~7份,松香树脂2~5份,淀粉12~17份,水30~50份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球磨机球磨;
(2)加热:将步骤(1)球磨后的混合物在85℃~90℃下加热20~30min;
(3)过滤:将经步骤(2)加热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干燥:将步骤(3)收集的滤液装于石膏模具中,自然风干;
(5)烧成:步骤(4)完成后,将模具置于电炉内,加热至1050℃~1100℃,煅烧1.5~2h,然后自然冷却,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转炉污泥的主要成分为:Fe:45~55%,Ca:30~35%,Zn:0.4~5%,Mn:0.1~0.2%,其余为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