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双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9104.1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猛;辛强之;杨尚刚;王延瑞;贾宝富;张洪祥;闫丽;袁磊;张新亮;郭晋;孙立红;王高杰;张红霞;张英;赵辉;李娟;王喜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柴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24;F02D41/4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双电控双 燃料 发动机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双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控泵、燃气喷射电磁阀以及固定于发动机上的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协同工作。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均匀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燃气控制装置与燃气喷射电磁阀电性连接,燃气控制装置控制燃气喷射电磁阀的开启时刻以及开启时长,燃气喷射电磁阀安装于天然气轨与发动机缸盖进气道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燃油控制装置与电控泵电性连接,燃油控制装置控制电控泵的开启时刻以及开启时长,电控泵安装于发动机燃油轨与缸盖喷油器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实现了发动机燃油模式及燃气模式燃料供给的精确控制及发动机全工况点均匀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油气双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和世界能源日益短缺,高效、节能、环保成为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液化天然气(LNG)具有能量密度高、排放低、便于运输等特点,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发动机清洁燃料。随着国家进行对清洁燃料的推广,双燃料发动机应运而出。双燃料发动机,系指既可以以天然气为燃料,又可以燃烧柴油,或者同时燃烧燃油和天然气燃料的内燃机。
目前传统的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在机械泵柴油机的研发平台上,增加燃气进行系统及燃气控制系统及必要的安保措施。双燃料发动机工作以柴油模式为主,双燃料模式是在柴油机的基础上采用“气进油退”方式实现了柴油掺烧天然气。发动机柴油模式采用机械泵控制,发动机低负荷燃烧不均匀,按照螺旋桨推进特性25%负荷点以上方可进入双燃料模式,替代率仅70%左右。发动机双燃料模式热效率低排放差,满足不了船用发动机最新排放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双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发动机燃油模式及燃气模式燃料供给的精确控制及发动机全工况点均匀燃烧。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气双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控泵、燃气喷射电磁阀以及固定于发动机上的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协同工作。
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均匀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的燃气控制装置与燃气喷射电磁阀电性连接,燃气控制装置控制燃气喷射电磁阀的开启时刻以及开启时长,燃气喷射电磁阀安装于天然气轨与发动机缸盖进气道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的燃油控制装置与电控泵电性连接,燃油控制装置控制电控泵的开启时刻以及开启时长,电控泵安装于发动机燃油轨与缸盖喷油器之间的管路上。
优选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采用ECU,发动机上的传感器均与发动机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发动机上的传感器包括燃油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天然气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凸轮相位传感器、增压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各缸排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及曲轴相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发动机缸盖上安装有爆震传感器。
优选的,发动机曲轴的各档轴承上均安装有轴承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安装有氧传感器。
优选的,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通过CAN通讯的方式协同工作。
优选的,燃气控制装置根据标定map控制燃气喷射电磁阀燃气控制装置控制燃气喷射电磁阀。
优选的,燃油控制装置根据标定map控制电控泵的开启时刻以及开启时长。
优选的,所述的燃气控制装置以及燃油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均采用EC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柴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淄柴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