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抗原结合单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1323.5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亮;曹云龙;孙文洁;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85;C12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贺淑东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抗原 结合 单元 方法 | ||
本文涉及免疫学领域和分子病毒学领域,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领域。具体而言,本文涉及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包含所述抗体的组合物(例如,诊断剂和治疗剂)。此外,本文还涉及所述抗体的制备和筛选以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免疫学领域和分子病毒学领域,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领域。具体而言,本文涉及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以及包含所述抗体的组合物(例如,诊断剂和治疗剂)。此外,本文还涉及所述抗体的筛选、制备和用途。本文所述的抗体可用于诊断、预防和/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和/或由所述感染引起的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它与2002-2003年引发疫情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以及2012年引发疫情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亦为多形性,直径50-200nm,属于尺寸较大的病毒。冠状病毒是包膜病毒,病毒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较宽的刺突蛋白(Spike,S蛋白,SEQ ID No:1460),形状如太阳光环。已有研究证实,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病毒表面具有S蛋白,其能够在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通过其包含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结合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分子,从而启动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导致宿主细胞感染病毒。
迄今为止,中和抗体已被证明是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患者体内的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会被活化,进而转变和分化成多种不同的细胞,并产生抗体。据现有的研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外周血内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它们由经活化的B细胞产生和分泌。然而,康复者血浆内存在着多种B细胞,并且不同的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的结合活性和中和效价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无研究报道具有高结合活性和/或高中和活性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因此,需要开发能够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具有高结合活性和/或高中和活性的抗体,以提供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文所提供的下述技术方案满足了上述需求,并且提供了相关的优点。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提供针对预先确定的抗原的抗原结合单元的方法,包括(a)获得来自个体的血液样品,其中所述个体在第一时间经确认携带所述抗原,并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经确认不携带所述抗原或者所携带的所述抗原的量减少;(b)富集所述血液样品中的B细胞;(c)对包含多个所述个体的富集的B细胞的样品进行单细胞转录组的VDJ测序,以提供抗原结合单元的克隆型信息;以及(d)基于所述克隆型信息确认所述针对所述抗原的抗原结合单元。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中的所述步骤(b)还包括选择所述血液样品中的记忆B细胞。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通过以下步骤中的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来排除至少30%、40%、50%、60%、70%、80%、90%、95%的所述富集的B细胞:选择CD27+B细胞;排除幼稚B细胞;排除耗尽的B细胞;排除非B细胞;以及选择其中能够结合所述抗原的细胞。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c)之后进行以下步骤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以排除至少30%、40%、50%、60%、70%、80%、90%、95%的抗原结合单元克隆型:选择富集频率高于1的克隆型;选择或排除来自于表达IgA1、IgA2、IgD、IgM、IgG1、IgG2、IgG3和/或IgG4的B细胞的克隆型;通过细胞分型排除非B细胞克隆型;通过细胞分型排除幼稚B细胞克隆型;通过细胞分型排除未经转换的B细胞;通过细胞分型排除耗尽的B细胞克隆型;通过细胞分型排除单核细胞;通过细胞分型排除树突状细胞;通过细胞分型排除T细胞;通过细胞分型排除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排除可变区突变率小于1%、1.5%或2%的克隆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CADA组态可视化的历史数据回放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燃料高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