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及光学膜连续供给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1000.6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啸寰;刘宏波;乐寿勇;金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35/00 | 分类号: | B65H35/00;B65H18/10;B65H37/04;B65B6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胡玲玲 |
| 地址: | 224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连续 供给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包括沿光学膜带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辊、第一收卷辊、传送台和第二收卷辊,光学膜带包括光学膜层和离型膜层,放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辊、分别设置于传送台两侧的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传送台的上方设置于顶板,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机构、切割机构和夹持机构,下压机构包括与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的顶端通过第一伸缩机构分别安装于顶板底部的两侧,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持板和上夹持板。本发明可在贴合工序中实现光学膜的连续供给,工作效率高,且可对光学膜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及光学膜连续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是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按应用可分为反射膜、增透膜、滤光膜、光学保护膜、偏振膜、分光膜和位相膜,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日益重视。显示器是一种常用的光学显示设备,制备时需要在玻璃基板上贴合光学膜,在进行贴合时,光学膜以光学膜卷的状态安装于光学膜传送路径中的光学膜供给部,该光学膜卷是由带状的光学膜和载体膜层叠并卷绕而形成的,从该光学膜供给部将层叠的光学膜和载体膜一起拉出,将光学膜从载体膜上剥离并贴合到玻璃基板上,然后将剩余的载体膜传送到载体膜回收部进行回收,光学膜需要先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再与玻璃基板进行贴合,切断的光学膜无法完成连续供给,需要人工再次固定和切割,工作效率低,劳工成本高,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及光学膜连续供给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贴合工序中实现光学膜的连续供给,工作效率高,且可对光学膜进行固定的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及光学膜连续供给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包括沿光学膜带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辊、第一收卷辊、传送台和第二收卷辊,光学膜带包括光学膜层和离型膜层,放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辊、分别设置于传送台两侧的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光学膜层依次经支撑辊、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的顶端,被收卷至第二收卷辊上,离型膜层经支撑辊被收卷至第一收卷辊上,传送台的上方设置于顶板,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机构、切割机构和夹持机构,下压机构包括与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的顶端通过第一伸缩机构分别安装于顶板底部的两侧,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持板和上夹持板,上夹持板底部的两侧均通过第二伸缩机构固定于下夹持板上,下夹持板顶部的两侧均垂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于顶板的底部。
优选地,前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两组第一驱动气缸和连接于第一驱动气缸底部的第一伸缩杆,两根第一伸缩杆分别对应固定于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的顶端中部,通过第一驱动气缸对第一伸缩杆的驱动,以实现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光学膜层切割位置两侧的固定,避免光学膜在切割时发生偏移而导致切割位置的不准确,保证了切割质量。
再优选地,前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两组第二驱动气缸和连接于第二驱动气缸顶端的第二伸缩杆,下夹持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第二驱动气缸固定于安装槽中,两根第二伸缩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上夹持板底部的两侧,通过第二驱动气缸对第二伸缩杆的驱动以实现上夹持板的上下移动,通过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可以将切割后剩余的光学膜夹紧,并随之一起移动,以保证剩余的光学膜在被收卷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或撕扯。
更优选地,前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顶板底部前侧和后侧的滑轨、滑动连接于滑轨中的导块和传动连接导块的滑动电机,导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顶端,通过滑动电机对导块的驱动,以带动两根连接杆的左右移动,实现下夹持板的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