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剂及制备抗氧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5513.6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绍同烯达(绍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9/20 | 分类号: | C07D279/20;C07D417/14;C07F9/6558;C07F9/6574;C07C231/02;C07C233/07;C07C231/12;C07C233/15;C07C209/62;C07C211/52;C07C209/02;C07C209/36;C07C21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徐畅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氧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剂及制备抗氧化剂的方法,该抗氧化剂通过将中间体2和中间体5进行反应制得中间体14后,将中间体14用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再与中间体13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中间体15,将中间体15用锡粉进行还原,制得中间体16,将中间体16与中间体8进行脱水缩合,制得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含有大量的硫原子,硫原子能够氧化形成亚砜和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并且能够将高分子产生的自由基进行捕捉,进而抑制自由基支链化反应,增加了高分子材料的抗氧化性,且自身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从高分子材料中析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氧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剂及制备抗氧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或延缓高聚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热氧化的有机合成物,通常只要加入1%微小浓度的抗氧化剂就非常有效。例如,食品容易氧化变质,可以加入少量抗氧化剂以延长它们的储存时间。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容易发生热氧降解反应,加入抗氧化剂可以保持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现有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一般使得高分子在受环境影响下,性能出现大幅度降低,且抗氧化剂在高分子材料中易出现析出,长时间使用后抗氧化物质由高分子表面析出,进而影响抗氧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剂及制备抗氧化剂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一般使得高分子在受环境影响下,性能出现大幅度降低,且抗氧化剂在高分子材料中易出现析出,长时间使用后抗氧化物质由高分子表面析出,进而影响抗氧化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氧化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间氯二苯胺、硫磺、碘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170-1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至不产生硫化氢气体,制得中间体1,将三聚氯氰容于丙酮中,加入中间体1,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5-8h,制得中间体2;
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S2:将邻甲苯胺、冰醋酸、锌粉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0-30min后,降温至温度为20-25℃,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二氯甲烷、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10-1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0-40min后,蒸馏去除二氯甲烷,降温至反应液温度为0-3℃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至pH值为7,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浓盐酸、沸石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3-4h后,降温至固体析出,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0-30min后,过滤将滤液用氨水进行调节,至pH值为8-9,制得中间体5;
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S3:将2-甲基-1,3-丙二醇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滴加三氯化磷,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6,将中间体6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并加入高锰酸钾,进行反应4-6h,制得中间体7,将2,4-二叔丁基苯酚、甲苯、三乙胺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中间体7,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8;
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绍同烯达(绍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绍同烯达(绍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5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