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善车辆加速减速性能的静压驱动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10088.1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闫飞;张吉胜;李利民;耿会良;苏子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2;F15B1/02;F15B19/00;B60K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杨琛 |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善 车辆 加速 减速 性能 静压 驱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改善车辆加速减速性能的方法,车辆采用的静压控制系统包括闭式泵(1)和液压马达(2),所述闭式泵(1)和液压马达(2)之间通过供油管路(12)和回油管路(21)相连接,构成闭式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储放能模块(3),所述储放能模块(3)包括以下组件:
油门踏板位移检测元件(34),用于检测油门踏板的位移,并与一控制器(35)相连接;
第一储能管路(31),连接有第一储能器(311)和第一通断阀(312);
第二储能管路(32),连接有第二储能器(321)和第二通断阀(322);
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位于第一储能管路(31)上,且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一储能器(311)位于第一通断阀(312)的同一侧,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位于第一通断阀(312)的另一侧,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均与所述控制器(35)相连接;
换向阀(30),用于将第一储能管路(31)和第二储能管路(32)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油管路(12)和回油管路(21);
当控制器(35)控制第一通断阀(312)和第二通断阀(322)同时打开时,所述第一储能器(311)和第二储能器(321)的其中一个工作在储能状态,另一个工作在放能状态;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车辆加速时,所述换向阀(30)将第一储能管路(31)连接于所述供油管路(12),将第二储能管路(32)连接于所述回油管路(21);当油门踏板位移检测元件(34)检测到油门开度在加速变大时,控制器(35)比较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大小;若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对应的压力值小于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则第一通断阀(312)和第二通断阀(322)保持关闭;若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对应的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则第一通断阀(312)和第二通断阀(322)开启,此时第一储能器(311)开始向所述供油管路(12)补充油液,而回油管路(21)中的部分油液开始储存入第二储能器(321)中,直至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相当,或者油门踏板位移检测元件(34)检测到油门开度不再继续增加为止;
当车辆减速时,所述换向阀(30)将第一储能管路(31)连接于所述回油管路(21),将第二储能管路(32)连接于所述供油管路(12);当油门踏板位移检测元件(34)检测到油门开度在加速减小时,控制器(35)比较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大小;若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对应的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则第一通断阀(312)和第二通断阀(322)保持关闭;若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对应的压力值小于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则第一通断阀(312)和第二通断阀(322)开启,此时回油管路(21)中的部分油液开始储存入第一储能器(311)中,而第二储能器(321)开始向所述供油管路(12)补充油液,直至第一压力检测元件(314)和第二压力检测元件(315)对应的压力值相当,或者油门踏板位移检测元件(34)检测到油门开度不再继续减小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管路(31)和第二储能管路(32)上均设有安全阀(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阀(312)和第二通断阀(322)均由一个电磁先导阀(36)和一个液控通断阀(37)组合构成,其中电磁先导阀(36)与所述控制器(3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30)为液控换向阀,所述液控换向阀自动地将所述供油管路(12)和回油管路(21)中的高压管路连接到第一储能管路(31),将所述供油管路(12)和回油管路(21)中的低压管路连接到第二储能管路(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00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