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4741.3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承;张彬;李显旺;田昆鹏;沈成;刘浩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67/00 | 分类号: | A01D67/00;A01D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苇 收割 捆扎 底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底盘,底盘由若干块框体进行可拆卸的组装,其包括第一前框体、第二前框体、第三前框体、第一中框体、第二中框体和后框体;第一、第二、第三前框体由左到右依次进行可拆卸的组装,第二前框体、第一中框体、后框体由前到后依次进行可拆卸的组装,第一中框体的右侧与第二中框体进行可拆卸的组装;相邻进行组装的各框体通过若干锁定组件安装为一体,若干锁定组件在框体上形成限位凸棱,供上下部设置的部件进行对位安装。本发明设置可方便拆装的框体结构形成底盘,可分体运输,可较好降低运输难度和成本。框体结构通过锁定组件进行组装,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依靠限位凸棱令部件可以进行对应组装,提高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底盘。
背景技术
芦苇为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其茎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并且其可以编制“苇席”用作铺炕、盖房。目前在农业上会在规则的田地上批量种植,然后在收获时通过人工或者收割机器进行收割。因农业上收割的作用种类繁多,大型的收割机器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良好的完成对芦苇的收割和捆扎,而对于一些小片的种植田地,或者是带坡度及偏远的地区,大型的收割机器难以到达和使用;一些使用者为了提高效率会采用小型的切割机器,其可以用于位置更偏远和地形复杂的地区,小型的切割机器由使用者手扶前进,依靠切割刀完成芦苇的切割。
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发明专利,其专利号为202110041027.5,名称为“芦苇收割捆扎机”,其通过机械结构的合理设置,良好的实现对芦苇的切割、去尖、捆扎的工序,提高小型机械对芦苇收割的效率。传统的芦苇收割机采用焊接一体式的底盘结构,其具有较大的体积而不利于运输,申请人为了使自身设计的芦苇收割捆扎机更好的进行运输,适应一些偏远地区打包运输到位后进行现场组装,将底盘进行可拆装的结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底盘,其设计成多模块化的组装结构,便于分离时的打包运输,组装后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结构间进行指示以及限位,便于轻松进行组装以及其他结构部件在其上进行稳定有序的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底盘,底盘由若干块框体进行可拆卸的组装,其包括第一前框体、第二前框体、第三前框体、第一中框体、第二中框体和后框体;
第一前框体、第二前框体、第三前框体由左到右依次进行可拆卸的组装,第二前框体在中部用于设置芦苇收割捆扎机的茎杆切割刀、送料通道,第一前框体和第三前框体在两侧用于设置芦苇收割捆扎机的送料机构;
第二前框体、第一中框体、后框体由前到后依次进行可拆卸的组装,第一中框体的右侧与第二中框体进行可拆卸的组装,第一中框体用于设置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去尖切割刀、上推料机构,第二中框体用于设置芦苇收割捆扎机的出料通道、捆扎机构,后框体用于设置芦苇收割捆扎机的下推料机构、把手;
相邻进行组装的各框体通过若干个锁定组件安装为一体,若干个锁定组件在框体上形成限位凸棱,供上部和下部设置的部件进行对位安装。
作为一种改进,锁定组件包括U形上板和条形下板,各框体均具有与锁定组件进行配合的若干凹槽,相邻的两个框体拼合时,两者上对应的两个凹槽拼合为一体,由U形上板从一侧相适配的卡入,由条形下板从相对另一侧相适配的卡入,从而令U形上板和条形下板相围呈环形,U形上板、凹槽、条形下板上对应设置第一通孔,由螺栓件穿过第一通孔并在另一侧旋合螺母件进行结构固定,U形上板和条形下板在侧边接触位置对应设置第二通孔,由螺栓件穿过第二通孔并在另一侧旋合螺母件进行结构固定;U形上板和条形下板的周边突出于凹槽之外形成限位凸棱。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前框体、第三前框体、后框体上还铺设有用于零部件支撑布置的放置板,放置板的周边具有与限位凸棱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用于辅助放置板进行对位铺设,放置板的周边由第一前框体、第三前框体、后框体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