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2829.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竹林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纤维 锦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30份、银纤维5‑10份、聚酰胺纤维5‑10份、纳米添加剂5‑10份、碳纤维5‑10份、聚丙烯纤维3‑5份、天然复合纤维3‑5份、硅酮粉3‑5份、桑蚕丝3‑5份、硫化剂1‑3份、钛白粉1‑3份、增黏剂1‑3份,本发明涉及锦纶材料生产技术领域。该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可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了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目的,使锦纶耐磨性增强,能够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从而对锦纶的推广使用十分有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锦纶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纤维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并分别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滤布、运输带、水龙带、绳索、渔网、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一般可将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溶液或熔体,从喷丝头细孔中压出,再经凝固而成纤维,产品可以是连绵不断的长丝、截成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未经切断的丝束等,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短纤维一律名“纶”(例如,锦纶、涤纶),纤维素短纤维一律名“纤”(例如,粘纤、铜氨纤),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字,或将“纶”、“纤”、改为“丝”,锦纶丝是一种纺织面料,有单丝、股线、特种纱等多种类型,相比于真丝绸的光泽度来说,锦纶丝织品光泽较差,如同涂上了一层蜡质的感觉,同时用手来回摩擦,能感觉到面料之间的摩擦感,按颜色分,主要是有光锦纶丝、有色锦纶丝两类,按用途分,有再生锦纶丝、医用锦纶丝、军用锦纶丝、套管锦纶丝、袜子锦纶丝、围巾锦纶丝、义乌锦纶丝等。
目前的锦纶耐磨性较差,仅仅通过锦纶本身单一的耐磨性能是无法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无法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无法达到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目的,从而对锦纶的推广使用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锦纶耐磨性较差,仅仅通过锦纶本身单一的耐磨性能是无法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无法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无法达到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目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30份、银纤维5-10份、聚酰胺纤维5-10份、纳米添加剂5-10份、碳纤维5-10份、聚丙烯纤维3-5份、天然复合纤维3-5份、硅酮粉3-5份、桑蚕丝3-5份、硫化剂1-3份、钛白粉1-3份、增黏剂1-3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5份、银纤维7份、聚酰胺纤维7份、纳米添加剂7份、碳纤维7份、聚丙烯纤维4份、天然复合纤维4份、硅酮粉4份、桑蚕丝4份、硫化剂2份、钛白粉2份、增黏剂2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份、银纤维5份、聚酰胺纤维5份、纳米添加剂5份、碳纤维5份、聚丙烯纤维3份、天然复合纤维3份、硅酮粉3份、桑蚕丝3份、硫化剂1份、钛白粉1份、增黏剂1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30份、银纤维10份、聚酰胺纤维10份、纳米添加剂10份、碳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5份、天然复合纤维5份、硅酮粉5份、桑蚕丝5份、硫化剂3份、钛白粉3份、增黏剂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竹林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竹林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用手术钻孔器
- 下一篇:用于热电分离金属基板加工的裁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