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机械清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2731.6 | 申请日: | 202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锟鹏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机械 清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机械清淤装置,包括抽取管,所述抽取管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吸取泵,所述抽取管的底部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恒压密封机构,所述恒压密封机构的下方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导淤机构,所述导淤机构的底部均匀套设有限位吸取机构,所述导淤机构外部且靠近下方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制横杆,所述限制横杆的底部与限位吸取机构底部表面对应设置,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该水利机械清淤装置,达到了减小淤泥经过的空间,保证淤泥吸收力,同时掺杂淤泥内的空气穿过单向气管时,被弹性挤压力传导至外部,降低空气对吸收张力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机械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如中国发明公开号为:CN112267508A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所述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承接架及固定在所述承接架上且与所述承接架相互垂直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上通过连接组件安装有刮斗,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块及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铰接在所述刮斗上;所述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还包括收集斗,所述收集斗与安装在所述承接架上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架上还安装有收放组件,所述收放组件通过与之连接的牵引绳与安装在连接所述齿条板及导向组件的固定块上的线轮连接。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提高处理效率,实用性强。
传统的清淤设备直接插入淤泥中抽取,抽取过程中掺杂大量空气和水分,影响抽取吸力,从而降低抽取效率,并且抽取过程中周围周围淤泥的流动性较大,周围的水分容易与淤泥混合,降低淤泥吸取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机械清淤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清淤设备直接插入淤泥中抽取,抽取过程中掺杂大量空气和水分,影响抽取吸力,从而降低抽取效率,并且抽取过程中周围周围淤泥的流动性较大,周围的水分容易与淤泥混合,降低淤泥吸取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机械清淤装置,包括抽取管,所述抽取管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吸取泵,所述抽取管的底部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恒压密封机构,所述恒压密封机构的下方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导淤机构,所述导淤机构的底部均匀套设有限位吸取机构,所述导淤机构外部且靠近下方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制横杆,所述限制横杆的底部与限位吸取机构底部表面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恒压密封机构包括内传导槽,所述内传导槽的顶端与抽取管固定且连通,所述内传导槽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弹性传输管,所述弹性传输管内壁的两侧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排气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排气挤压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单向气管,所述单向气管的输出端延伸至弹性传输管的外部,所述排气挤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推杆,所述限制推杆的顶端与弹性传输管内壁接触滚动。减小淤泥经过的空间,保证淤泥吸收力,同时掺杂淤泥内的空气穿过单向气管时,被弹性挤压力传导至外部,进一步降低空气对吸收张力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导淤机构包括吸头,所述吸头的顶端与恒压密封机构的底部对应连通,所述吸头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清理通道,所述吸头内部的四周均匀固定且连通有波纹伸缩杆。采用清理通道和分流吸块分别吸收淤泥,保证被限定淤泥的均匀吸收,并提高吸收效率。
优选的,所述波纹伸缩杆位于吸头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吸块,所述分流吸块外部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配合卡块,所述清理通道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过滤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锟鹏,未经蔡锟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