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2690.0 | 申请日: | 202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杜巍;明秀波;武相坤;蒋志华;林强;郭振宇;孟晨曦;苏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华东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E21B33/13;E21B17/00;E21B7/04;E21D9/14;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土体区管棚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包括若干延伸方向相同的主钢管,所述主钢管内填充有在主钢管安装在土体内后注入水泥浆液固化而成的主钢管部内芯,所述主钢管至少有一端仅通过土体支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在土地内设置内部空间,以内部空间为施工平台对土体进行水平方向的钻孔形成一排主钢管安装孔并在每一个主钢管安装孔内安装入一根主钢管,给主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液,水泥浆液固化后形成填充在住钢管内的主钢管部内芯。本发明具有能够用于降低新建地铁盾构隧道横穿既有隧道时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的优点,解决了建筑横穿既有隧道的新建地铁隧道队现有隧道的影响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棚,尤其涉及一种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作为地下空间开发重点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城市进行地铁隧道建设经常遇到新建地铁隧道横穿既有隧道的情况。新建盾构地铁隧道横穿既有隧道不可避免会引起隧道周围土体位移场,尤其是软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差则更为严重。在土体位移场作用下既有隧道的附加荷载增加,进而对隧道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诸如管片开裂、螺栓脱开、渗漏水、纵向不均匀沉降等,影响既有隧道中地铁的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用于解决建筑横穿既有隧道的新建地铁隧道队现有隧道的影响大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包括若干延伸方向相同的主钢管,所述主钢管内填充有在主钢管安装在土体内后注入水泥浆液固化而成的主钢管部内芯,所述主钢管至少有一端仅通过土体支撑。新建地铁隧道施工上,先通过本发明隔离在既有隧道和将要建设的新建隧道之间,然后在盾构新建隧道。从而能够降低新建地铁隧道时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主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液形成内芯,能够提高钢管的结构驱动和延缓主钢管的老化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主钢管上设有透气孔,沿主钢管轴向相邻的所述透气孔之间沿主钢管的周向错开。既能够提高注浆时的注入速度和内芯的密实性,又能够降低透气孔的设置对主钢管强度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为内端小外端大的锥形孔,所述主钢管部内芯延伸到所述透气孔内形成凸起,所述凸起上浇筑有用于封堵所述透气孔的锥形堵头,所述锥形堵头突出于所述主钢管的外周面。能够防止主钢管植入土体内时土进行透气孔而产生闭塞现象。没有注浆前锥形堵头为封闭在透气孔内的,主钢管植入后才将锥形堵头顶出、然后进行注浆。
作为优选,所述主钢管的外部还穿设有贯穿主钢管的壁而钩接在主钢管的内周面上的两排沿主钢管的周向分布的支钢管,所述支钢管所述主钢管部内芯设有穿设在所述支钢管内的支钢管部内芯;所述主钢管在形成主钢管部内芯前,所述支钢管能够收缩到所述主钢管内;相邻的两根所述主钢管之间,一根主钢管上的朝向另一根主钢管的所述支钢管内的支钢管部内芯同另一根主钢管上的朝向一根主钢管的所述支钢管内的支钢管部内芯粘结在一起。能够使得管棚的各主钢管连成一体,从而提高管棚的抗沉降能力。
作为优选,相邻的两根所述主钢管之间,一根主钢管上的朝向另一根主钢管的所述支钢管同另一根主钢管上的朝向一根主钢管的所述支钢管之间还通过锡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土体区管棚支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地内设置内部空间,以内部空间为施工平台对土体进行水平方向的钻孔形成一排主钢管安装孔并在每一个主钢管安装孔内安装入一根主钢管,给主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液,水泥浆液固化后形成填充在住钢管内的主钢管部内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华东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华东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