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捞汁小海鲜菜肴食品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560.3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昳;吴东民;谢保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必盛博科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27/00;A23L27/10;A23B4/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捞汁小 海鲜 菜肴 食品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捞汁小海鲜菜肴食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验收、解冻、清洗/漂烫/冷却、制作海鲜捞汁、包装封口、杀菌、入库常温保存。本发明采用漂烫流水线,实现新鲜原料焯制;以制作的复合酱焖汁为主,添加新鲜净蔬菜,形成清香麻辣的料汁,与小海鲜完美融合;通过真空包装后,再辅以阶梯式升温和降温的杀菌工艺,保持捞汁小海鲜产品的软弹口感及延长产品的常温保质期。在延长餐饮食品安全期的同时,又能同步延长餐饮食品色、香、味、形、营养等方面品质的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捞汁小海鲜菜肴食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餐产品美味,营养,需要到饭店才能品尝到食材等口感,风味,一餐一味,不标准,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传统中央厨房加工方式,质量不稳定,指标控制随意度大,稳定性差,难以实现常温链产品的精准操作。
食品的口感和风味,首先来源于食材的新鲜,选择好的食材至关重要。
现有的产品技术多以冷藏为主,保质时间短,不利于长途运输;产品鲜美的同时,微生物的增值很快,食品在5℃~57℃的自然状况更是食品本身生化反映加剧的最佳温度,导致大多数食品色、香、味、形、营养等方面的品质保质期大大缩短,使只能现做现吃的高中档美食不能普及。不利于产品的风味保持和长时间储存,严重制约着产品的销售管理。
发明内容
本是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捞汁小海鲜菜肴食品的制作方法,从3个维度考虑产品加工的可操作性,持续性,保证产品的可常温储存性,风味的保持性,口感的保持性,为便捷的产品食用提供可行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捞汁小海鲜菜肴食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符合要求的鲜冻小海鲜作为生产原料;
2)在肉类解冻区对鲜冻小海鲜进行自然解冻,环境温度控制在15℃,物料解冻中心温度控制在-2~2℃;
3)原料解冻后,将清洗原料陆续投入漂烫流水线入料口,经过漂洗、漂烫,冷却,振动沥水,回收原料,入预冷间备用;漂烫温度为85-90℃,时间为2-3分钟,产品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冷却时间为2-3分钟;
4)制作小海鲜捞汁作为小海鲜调味汁;
5)将包装袋提前紫外消毒30分钟以上,将小海鲜按规格装入袋中,倒入适当的海鲜调味汁,抽真空包装封口;
6)将包装的捞汁小海鲜,放入全自动水浴杀菌锅,均匀铺开,将杀菌温度设定121℃,杀菌时间设定20分钟,将杀菌后的小海鲜取出;
7)将杀菌后的捞汁小海鲜包装,投入清洗干燥线,清洗表面,干燥祛除表面水分;
8)干燥后的捞汁小海鲜,贴上标签,入库,常温保存,保质期1年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包括:
将大锅放入水,加入香辛料和蔬菜,熬制出香味,过滤;将调味料投入菜水中,烧开,加入水淀粉勾芡,将制作好的捞汁,倒出放入斗车中,冷却;
所述调味料按小海鲜的重量百分比计,配以尖椒1.8%-2.4%,香菜2.5%-3.2%,芹菜3.5%-4.6%,胡萝卜1.8%-2.4%,姜1%-1.4%,洋葱2.1%-2.8%,辣椒0.4%-0.5%,麻椒0.3%-0.5%,酿造酱油8%-11%,白砂糖13%-18%,鸡精0.2%-0.3%,味精2%-3%,鱼露4%-6%,I+G0.08%-0.1%,蚝油2%-3%,藤椒油0.7%-1%,麻辣素0.1%-0.2%,柠檬酸0.05%-0.08%,调味汁5%-8%,淀粉3%-5%。
进一步地,所述调味料的添加顺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必盛博科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必盛博科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