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8980.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4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敖卫华;张国如;蒋建平;孙思佳;冯增军;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群鑫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地址: | 225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屏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线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上述紫外线屏蔽剂主要由纳米二氧化钛包覆重晶石矿物颗粒制得;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主要由废弃SCR催化剂与浓硫酸反应后制得的硫酸氧钛经水解得到。本发明以废弃的SCR催化剂作为原料,将废弃的SCR催化剂制备为具有较高工业附加值的紫外线屏蔽剂,用以增加塑料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和耐候性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经实验验证,本申请紫外线屏蔽剂的遮盖力达13.50g/m2,吸油量为19.08g/100g,能充分满足各类塑料制品的制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紫外线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气脱硝装置主要采用SCR(Urea-based 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技术来进行脱销,具有脱硝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虽然在理想状态下,SCR脱硝催化剂可以长期使用,但由于实际运行过程复杂,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寿命缩短,目前国内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设计运行寿命为24000h。SCR催化剂活性降低,乃至失活的主要原因归纳来说可分为四种:(1)砷(As)、碱金属(主要是K、Na)等引起的催化剂中毒;(2)催化剂的堵塞;(3)高温引起的烧结、活性组分挥发;(4)机械磨损。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增长,由于上述问题,造成催化剂使用时活性降低,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必需增加或者更换一层催化剂。因此,火电厂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SCR催化剂。
目前,废弃SCR催化剂的回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填埋处理,(2)用作水泥原料或混凝料,(3)研磨后与煤混烧,(4)回收其中的有用金属材料。第一种方案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浪费严重,最不可取。第二第三种经济效益低并且过程复杂,研究意义也不大。而与前三种方式相比,回收SCR废催化剂中的金属材料是一种更加环保的处理方式。由于废SCR催化剂中含有高附加值金属元素,对其中金属元素的回收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分离提纯技术可以实现废SCR催化剂中V2O5、WO3、TiO2的分离回收,从而实现烟气脱硝产业的物质循环。目前多数研究主要包括浸出和分离两个过程。其中浸出工艺主要为酸浸、碱浸、盐浸或焙烧浸出,所得到的浸出液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实现钒、钨、钛的分离回收利用。但由于其具体回收方法非常复杂,要求的回收条件相当苛刻,均存在缺陷,目前也没有实际生产。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利用方法,以废弃SCR催化剂作为原料,将其制备为具有较高工业附加值的紫外线屏蔽剂,进而增加现有塑料产品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和耐候性能,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屏蔽剂,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主要以废弃的SCR催化剂作为原料制得。本发明将废弃的SCR催化剂制备为具有较高工业附加值的紫外线屏蔽剂,用以增加塑料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和耐候性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屏蔽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屏蔽剂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外线屏蔽剂,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主要由纳米二氧化钛包覆重晶石矿物颗粒制得;
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主要由废弃SCR催化剂与浓硫酸反应后制得的硫酸氧钛经水解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废弃SCR催化剂中二氧化钛的含量为85~90%。
进一步的,所述重晶石矿物颗粒的粒径为0.1~10μm;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屏蔽剂的粒径为0.5~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群鑫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群鑫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