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介质、电子器件和层叠陶瓷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085.3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裕太;萩原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周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介质 电子器件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 ||
本发明涉及并提供电介质、电子器件和层叠陶瓷电容器。本发明的电介质包括具有双晶结构的核‑壳粒子,其中核‑壳粒子的双晶结构的界面从一侧的壳延伸,穿过核,并延伸到另一侧的壳。根据本发明,电介质、电子器件和层叠陶瓷电容器可具有改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某方面涉及电介质、电子器件和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的尺寸减小和电子器件的容量增大,诸如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电子器件的电介质层的厚度减小,并且电介质层的数量增加(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178684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178685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362971号)。
发明内容
然而,当电介质层的厚度减小时,施加到电介质层的DC电场强度增加。因此,要求改善电介质层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改善可靠性的电介质、电子器件和层叠陶瓷电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介质,其包括:具有双晶结构的核-壳粒子,其中所述核-壳粒子的双晶结构的界面从一侧的壳延伸,穿过核,并延伸到另一侧的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其包括该电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包括:层叠结构,其中每个电介质层和每个内部电极层交替堆叠,每个电介质层包括具有双晶结构的核-壳粒子,其中所述核-壳粒子的双晶结构的界面从一侧的壳延伸,穿过核,并延伸到另一侧的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局部透视图;
图2A示出具有双晶结构的核-壳粒子的截面图;
图2B示出通过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的具有双晶结构的核-壳粒子;
图2C示意性地示出电介质层的截面;
图3示出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且
图4A至图4C示出堆叠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层叠陶瓷电容器100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层叠陶瓷电容器100的局部截面。如图1所示,层叠陶瓷电容器100包括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层叠芯片10,以及分别设置在层叠芯片1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面的一对外部电极20a和20b。在层叠芯片10的两个端面以外的四个面中,将层叠芯片10在堆叠方向上的上下两面之外的两个面称为侧面。外部电极20a和20b延伸到上下两面以及两个侧面。但外部电极20a和20b彼此间隔开。
层叠芯片10具有如下结构,其被设计为具有交替堆叠的电介质层11和内部电极层12。电介质层11的主要成分是用作电介质材料的陶瓷材料。内部电极层12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例如贱金属材料。内部电极层12的端缘交替地露出至层叠芯片10的第一端面和层叠芯片10的不同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外部电极20a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外部电极20b设置在第二端面上。由此,内部电极层12交替地导通到外部电极20a和外部电极20b。因此,层叠陶瓷电容器100具有多个电介质层11层叠且每两个电介质层11夹着内部电极层12的结构。在电介质层11和内部电极层12的层叠结构中,堆叠方向上的最外层是内部电极层12。层叠结构的上下两面为内部电极层12,被覆盖层13覆盖。覆盖层13的主要成分为陶瓷材料。例如,覆盖层13的主要成分与电介质层11的主要成分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调节电路的反应器系统
- 下一篇:具有内装部件的塑料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