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2229.1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鹏程;刘汉青;陈伟雄;陈伟;邹浩伟;李鑫;宋勇;黄东升;李建;王晔;荣珂伊;万博;付桂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静电 放电 失效 电压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该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包括:将基础失效电压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第一参数集;将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极板间距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不同结构的电容的电容值;根据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将各电容值和对应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确定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根据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和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确定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建立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为抗静电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抗静电设计提供新的更便捷的低成本思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元器件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已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场的复杂性和ESD试验标准的局限性,设计研制部门只能比较盲目地反复进行试探,来修改抗静电措施,以满足静电放电抗扰度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建立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为比较具体的抗静电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而无法为抗静电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包括:
将基础失效电压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第一参数集;第一参数集用于表示电场模与电容的极板间距以及基础失效电压的对应关系;
将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极板间距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不同结构的电容的电容值;
根据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为基础失效电压与极板有效长度以及极板间距的对应关系;
将各电容值和对应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确定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为静电放电失效电压和基础失效电压的对应关系;
根据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和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确定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为静电放电失效电压与极板有效长度以及极板间距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包括:
在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不同取值时,对第一参数集中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电场模的模型;
根据电场模的模型,当极板有效长度和电场模已知时,不同的极板间距的对应基础失效电压,形成基础失效数据;
根据基础失效数据,得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以及将各电容值和对应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之间,还包括:
将各电容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得到施加在电容两端的各实际基础失效电压;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是预先试验得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和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确定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包括:
将各实际基础失效电压的均值作为参数拟合的输入,对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拟合,得到电容失效时施加在电容上的基础失效电压;
根据电容失效时施加在电容上的基础失效电压,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中的各常系数参数值。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仿真模型通过如下方式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