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2229.1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鹏程;刘汉青;陈伟雄;陈伟;邹浩伟;李鑫;宋勇;黄东升;李建;王晔;荣珂伊;万博;付桂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静电 放电 失效 电压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 ||
1.一种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基础失效电压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第一参数集;所述第一参数集用于表示电场模与所述电容的极板间距以及基础失效电压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所述极板间距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不同结构的电容的电容值;
根据所述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所述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所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为所述基础失效电压与所述极板有效长度以及所述极板间距的对应关系;
将各所述电容值和对应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确定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所述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为所述静电放电失效电压和所述基础失效电压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和所述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确定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所述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为所述静电放电失效电压与所述极板有效长度以及所述极板间距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所述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包括:
在所述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不同取值时,对第一参数集中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电场模的模型;
根据所述电场模的模型,当所述极板有效长度和所述电场模已知时,不同的所述极板间距的对应所述基础失效电压,形成基础失效数据;
根据所述基础失效数据,得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容的极板有效长度和所述第一参数集,确定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以及所述将各所述电容值和对应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之间,还包括:
将各所述电容的静电放电失效电压输入等效电路模型,得到施加在电容两端的各实际基础失效电压;各所述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是预先试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和所述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确定静电放电失效电压模型,包括:
将各所述实际基础失效电压的均值作为参数拟合的输入,对所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拟合,得到电容失效时施加在电容上的基础失效电压;
根据所述电容失效时施加在电容上的基础失效电压,确定所述基础失效电压模型中的各常系数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真模型通过如下方式建立:
根据试验样件的结构信息、尺寸信息和材料参数信息建立不同结构的电容的有限元仿真几何模型;
根据所述有限元仿真几何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及划分网格后,搭建第一仿真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基础失效电压输入第一仿真模型,得到第一参数集,包括:
确定所述基础失效电压的取值范围,并对所述基础失效电压进行参数化扫描,得到第一参数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失效电压修正关系中,所述静电放电失效电压和所述基础失效电压呈线性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静电放电失效电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两个极板呈T形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2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