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921.7 | 申请日: | 2021-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峥;王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G01R31/34;G01M15/00;G01M13/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神经网络 风力发电机 故障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识别方法,基于振动传感器、采集器、数据信号处理器以及A/D转换器,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齿轮箱,然后使用采集器接入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通过数据信号处理器和A/D转换器将接入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进行解析处理,使其转换成能够反映是否存在故障的齿轮箱时域波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齿轮箱时域波形数据,建立原始样本数据,并为数据打标签;提取波形数据中振幅的最小值、振动速度和峭度指标作为特征;
步骤2:将步骤1提取的波形数据特征输入到混合网络1D-CNN_Bi-GRU中进行训练,所述的混合网络1D-CNN_Bi-GRU的具体结构为1D-CNN、Bi-GRU以及全连接层依次串联,所述的1D-CNN作为初级网络用于提取序列局部特征,所述的Bi-GRU将1D-CNN的输出作为输入,利用Bi-GRU的特性,同时获得正向来自过去和反向来自未来的累积依赖信息,用于进一步提取序列的长期依赖特征进行故障诊断,最终通过全连接层输出识别结果;
步骤3:保存训练完成的混合网络模型,将待分析的波形数据特征值输入到混合网络模型中,输出故障分类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振动传感器为CTC-AC102传感器;
所述标签为三类,包括:正常状态、齿轮磨损以及断齿、裂纹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1D-CNN_Bi-GRU网络结构依次包含第一卷积层、第一最大池化层、第二卷积层、第二最大池化层、第三卷积层、第三最大池化层、Bi-GRU层和全连接层,每个卷积层结构相同,包括一个一维卷积函数、BN层以及LReLU激活函数;
训练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读取波形数据特征值,对其进行标准化,并拆分为训练、验证和测试集;
然后将训练集输入到第一卷积层,训练集记为X=[x1,x2,x3]∈Rd×n,d=3,d指波形数据特征数量,n代表输入数据的长度,在通过一维卷积函数后通过BN层做一个归一化处理,通过LReLU激活函数后输入到最大池化层,从一维卷积函数到最大池化层一共循环三次,至此完成1D-CNN作为初级网络提取序列局部特征的作用;之后输入到Bi-GRU层中,所述Bi-GRU模型由正向、反向GRU叠加在一起组成,每个时刻t提取的局部特征都会同时提供给两个方向相反的GRU网络层进行学习,Bi-GRU模型最终输出由这两个单向GRU网络层输出共同决定,其输出公式如式所示:
其中表示正向GRU网络的输出,表示反向GRU网络的输出;
在通过Bi-GRU层后输入到全连接层进行分类,网络选择Softmax作为分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9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