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自动驾驶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8890.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邹航;唐烨;聂晓马;李宁;栾琳;肖春辉;李永业;赵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60/00 | 分类号: | B60W60/00;B60W30/08;B60W40/00;B60W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 |
地址: | 5190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方法 装置 自动 驾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自动驾驶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车辆按照自动驾驶模式进行行驶;获取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其中,目标车辆位于车辆前方,与车辆位于同一行驶车道,且与车辆距离处于预定范围之内,行车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尾部车灯信息以及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依据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本申请解决了自动驾驶车辆在紧跟前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前车变道、紧急刹车等突发状况时,来不及调整行驶状态,容易发生追尾交通事故,行车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自动驾驶车辆。
背景技术
近些年,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较快,但是依旧存在很多技术问题没有克服,例如,自动驾驶车辆在紧跟前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前车变道、紧急刹车等突发状况时,来不及调整行驶状态,容易发生追尾交通事故,行车安全性较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自动驾驶车辆,以至少解决自动驾驶车辆在紧跟前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前车变道、紧急刹车等突发状况时,来不及调整行驶状态,容易发生追尾交通事故,行车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车辆按照自动驾驶模式进行行驶;获取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其中,目标车辆位于车辆前方,与车辆位于同一行驶车道,且与车辆距离处于预定范围之内,行车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尾部车灯信息以及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依据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
可选地,依据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依据目标车辆的尾部车灯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行驶状态;依据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行驶状态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
可选地,依据目标车辆尾部车灯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行驶状态,包括:依据目标车辆尾部车灯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改变行驶车道;依据目标车辆尾部车灯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是否为减速行驶。
可选地,依据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行驶状态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如果目标车辆未改变行驶车道,且目标车辆未减速行驶,判断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车辆按照当前行驶速度行驶;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控制车辆减速行驶,直至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依据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行驶状态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如果目标车辆未改变行驶车道,且目标车辆减速行驶,控制车辆减速行驶,使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依据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行驶状态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还包括:如果目标车辆改变行驶车道,在目标车辆驶入与车辆的当前行驶车道不同的行驶车道后,重新获取位于车辆前方,与车辆位于同一行驶车道,且与车辆距离处于预定范围之内的车辆的行车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按照自动驾驶模型行驶的过程中,在车辆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其中,目标车辆位于车辆前方,与车辆位于同一行驶车道,且与车辆距离处于预定范围之内,行车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尾部车灯信息以及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用于提醒依据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调整车辆的行驶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辆按照自动驾驶模式进行行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其中,目标车辆位于车辆前方,与车辆位于同一行驶车道,且与车辆距离处于预定范围之内,行车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尾部车灯信息以及目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依据目标车辆的行车信息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