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在作为PD-1/PD-L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调节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4838.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强;李广平;郭海琼;何清秀;赵丽楠;庹燕;刘周;李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8/0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005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作为 pd l1 蛋白 相互作用 ppi 调节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作为PD‑1/PD‑L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调节剂的应用,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以下2种中的任意一种R‑R‑W‑W‑R‑R‑NH2、R‑R‑Q‑W‑F‑W‑NH2。本发明提供2种新的人工设计阳离子的肽。这些多肽可采用Fmoc固相化学法合成获得。该阳离子多肽对PD‑1/PD‑L1的结合起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良好的免疫抑制剂进行肿瘤药物的开发,且对动、植物细胞无明显毒害作用,可操作性强,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在作为PD-1/PD-L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调节剂中的应用,涉及多肽领域。
背景技术
癌症为严重威胁世界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018年全球估计有1810 万新发恶性肿瘤病例,而我国约为380.4万例,占20%以上,形势严峻。肿瘤发生是一个渐进式、涉及多重因素和多步骤的过程,为系列组织细胞的基因突变积累。除涉及与肿瘤细胞直接相关的因素外,肿瘤微环境基质成分同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肿瘤发生,其为癌症发生提供有利环境,利于肿瘤细胞的新生物学功能。面对日益严重的肿瘤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癌细胞生长扩散除了取决于肿瘤的无限增殖,以及利用血管将恶性细胞扩散到全身各处的能力以外,还取决于对免疫系统的成功逃逸。迄今为止,肿瘤治疗的研究中,新的免疫疗法策略(例如免疫检查点阻断)和过继性T细胞疗法(包括 CAR-T细胞疗法)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清楚地表明,免疫疗法已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其中,免疫检查点封锁的最新临床结果表明它已成为免疫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通过阻断T细胞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CD1,也称PD-1)/及其配体1(programmed cell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称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由于其抗肿瘤的疗效持久、适用性广,目前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和治疗价值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PD-1/PD-L1免疫抑制剂为一种新的靶标药物,在抗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备受关注,主要是利用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与其他的治疗方法联用在现代肿瘤治疗中成为新趋势。然而,目前PD-1/PD-L1免疫抑制剂主要为抗体,虽然增强了细胞免疫抗肿瘤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增强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导致免疫耐受失衡,出现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另外,由于其昂贵的研发成本,苛刻的运输和储存条件,差的稳定性以及口服性而限制其发展。因此,成本低、用药效果好、免疫原性副作用小、可靶向胞内、胞外及膜上抗原、较好的肿瘤微环境渗透作用的靶向免疫检查点多肽抑制剂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治疗方法。
PPI调节剂多肽是一类短肽,具有阳离子性和两亲性的特点且结构多样,是生物体天然免疫系统对抗病原菌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保持稳定和高效。其水溶性好,热稳定高,具有广谱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细胞等生物效应,还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在机体中发挥多种免疫效应,比如充当趋化因子、诱导趋化因子产生、促进伤口愈合、调节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应答等。绝大多数PPI调节剂多肽通过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来起到阻断免疫逃逸的作用。这不同于传统肿瘤治疗药物,对人体具有较大的伤害性和副作用,因而PPI调节剂多肽在治疗肿瘤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发的热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肽在作为PD-1/PD-L1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调节剂中的应用,免疫抑制活性强、成本低、溶血毒性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肽在作为PD-1/PD-L1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调节剂中的应用,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以下2种中的任意一种:
Peptide-A:R-R-W-W-R-R-NH2(Arg-Arg-Trp-Trp-Arg-Arg-N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