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上控制臂双联加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990.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章方超;汪宇;贺栋;方进成;潘达;肖飞;程光莹;张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楚凯(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周敏云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臂双联 加工 工装 | ||
1.一种后上控制臂双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宏孔道安装板(1)、设置于宏孔道安装板(1)上的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
所述宏孔道安装板(1)为平板结构,宏孔道安装板(1)内分别独立设置有气缸驱动孔道(1a)、气缸卸载孔道(1b)、夹紧驱动孔道(1c),所述气缸驱动孔道(1a)、气缸卸载孔道(1b)、夹紧驱动孔道(1c)分别连接至外部空压机;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包括:定位支撑板(20)、尾部支撑杆(21)、活动支撑座(22)、气缸支撑座(23)、第一伸缩旋转气缸(24)、尾部压杆(25);
两个定位支撑板(20)固定在宏孔道安装板(1)上端面且前后正对,定位支撑板(20)的左右侧设置有定位槽口,定位槽口的下侧设置有铰接轴(9a);
所述尾部支撑杆(2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9a)可摆动地连接在定位支撑板(20),尾部支撑杆(21)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压杆定位部(21a);
宏孔道安装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安装槽(1d),支撑座安装槽(1d)底部与夹紧驱动孔道(1c)连通,活动支撑座(2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安装槽(1d)中,活动支撑座(22)上端设置有活动挤压部(22a),活动挤压部(22a)上端抵在尾部支撑杆(21)的自由端下侧;
气缸支撑座(23)设置在两个定位支撑板(20)之间,气缸支撑座(23)的顶部设置有朝向左右侧的斜面,四个第一伸缩旋转气缸(24)两两对称地固定在斜面上,第一伸缩旋转气缸(24)上的气缸轴向左右侧伸出,所述第一伸缩旋转气缸(24)的驱动孔与和卸载孔分别与气缸驱动孔道(1a)和气缸卸载孔道(1b)连通;
尾部压杆(25)设置在第一伸缩旋转气缸(24)的气缸轴端部;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2)的左右侧;
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夹紧支撑座(30)、滑动夹紧杆(31)、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端部压杆(34)、压杆限位柱(35)、端部支撑座(36)、微调支撑杆(37);所述夹紧支撑座(30)、旋转支撑座(32)、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端部支撑座(36)分别固定在宏孔道安装板(1)上端面;
夹紧支撑座(30)朝向工件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夹紧杆(31)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中,滑槽底部连通至夹紧驱动孔道(1c);
所述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的的驱动孔与和卸载孔分别与气缸驱动孔道(1a)和气缸卸载孔道(1b)连通;端部压杆(34)的中部与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的气缸轴铰接;
所述微调支撑杆(37)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端部支撑座(36)顶部;
所述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旋转至装夹位置时,端部压杆(34)用于压紧工件的一端与微调支撑杆(37)正对,端部压杆(34)的另一端与压杆限位柱(35)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上控制臂双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与宏孔道安装板(1)的旋转支撑座(32);旋转支撑座(32)内设有孔道,以使第二伸缩旋转气缸(33)的的驱动孔与和卸载孔分别与气缸驱动孔道(1a)和气缸卸载孔道(1b)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上控制臂双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座(36)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微调支撑杆(37)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槽中;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夹紧驱动孔道(1c)连通的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楚凯(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楚凯(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9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端天气光伏支架保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及其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