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基因编辑细胞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333.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9/22;C12N15/113;A61K35/28;A61P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张维东 |
地址: | 20006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变 细胞内 基因组 序列 方法 基因 编辑 细胞 应用 | ||
1.一种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短的DNA片段插入特定DNA区域,改变靶标DNA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的DNA片段包括2-15个碱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并制备能够识别并引导核酸酶至缺陷细胞的向导RNA,所述向导RNA为能够引导核酸酶在所述缺陷细胞DNA异常突变位点上游切割所述缺陷细胞DNA的向导RNA;
步骤2,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所述缺陷细胞DNA异常突变位点造成双链断裂,同时提供短的DNA片段:向所述缺陷细胞中引入所述向导RNA、所述向导RNA能够识别并引导的核酸酶和所述短的DNA片段,所述向导RNA引导所述核酸酶在所述缺陷细胞DNA异常突变位点上游切割所述缺陷细胞DNA,并插入所述短的DNA片段进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陷细胞为G0期原代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陷细胞为造血干细胞HBB基因的G0期原代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导RNA为能够引导核酸酶在密码子41/42(-TCTT)位点上游1个碱基处切割所述造血干细胞DNA的向导RN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导RNA的靶向序列为以下序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TCCCCAAAGGACTCAACCTC;
CCCCAAAGGACTCAACCTCT;
GGACTCAACCTCTGGGTCCA;
GACTCAACCTCTGGGTCCAA;
GACCCAGAGGTTGAGTCCTT;
ACCCAGAGGTTGAGTCCTTT;
CCCAGAGGTTGAGTCCTTTG。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导RNA为碱基经过化学修饰的RNA。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的DNA片段为包括正常的HBB基因缺失的密码子41/42(-TCTT)对应序列的双链片段,且所述短的DNA片段为两条互补的单链短片段oligo退火后产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的DNA片段的序列为TTCT和AGAA。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核酸酶、所述向导RNA或所述短的DNA片段引入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包括:载体转化、转染、热休克、电穿孔、转导、基因枪、显微注射、病毒、纳米颗粒介导的导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改变细胞内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核酸酶、所述向导RNA或所述缺失的双链供体采用电穿孔的方式引入造血干细胞:
将所述核酸酶和所述向导RNA形成第一复合物,再将所述第一复合物通过电穿孔的方式引入到造血干细胞中,将所述缺失的双链供体通过电穿孔的方式引入到造血干细胞中;或者
将所述核酸酶、所述向导RNA和所述缺失的双链供体形成第二复合物,再将所述第二复合物通过电穿孔的方式引入到造血干细胞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3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