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测试标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108.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辉;张琴舜;李文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慧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吕玲玉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蠕动 测试 标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测试标定方法及装置:控制待检蠕动泵以恒定电压运转,带动管路将液体送入量筒中;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量筒的重量电压信号并传递给重量信号采集电路;重量信号采集电路对所述重量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软件控制程序;进行二次处理后获取量筒实时重量值,经过线性拟合计算拟合出一条平滑曲线,斜率即为待检蠕动泵流量。本发明通过利用线性拟合出平滑曲线,即蠕动泵流量,获得的流量值精度远高于手工测量,标定时间短效率高;可以对待检蠕动泵分配任意不同的恒定电压进行标定,最终形成标定蠕动泵的“电压‑流量”数组,为后续精准的流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标定较窄范围数据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蠕动泵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测试标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蠕动泵是继转子泵、离心泵、隔膜泵等之后的一种新型流体输送泵,主要由驱动器、泵头和软管三部分组成,流体被隔离在泵管中、可快速更换泵管、流体可逆行、可以干运转,维修费用低等特点构成了蠕动泵的主要竞争优势。其工作原理是:蠕动泵就像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蠕动泵也是这个原理只是由滚轮取代了手指。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
蠕动泵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食品、化工、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血液净化设备中,蠕动泵肩负着输送液体的重任,而对蠕动泵输出流量精确控制是最为主要的工作。由于通过蠕动泵设定流量,是无法直接得到蠕动泵所需的控制电压的,因此需要对蠕动泵进行标定,即得出在不同的设定流量下需要输入的控制电压的列表。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称重法对蠕动泵进行校准标定,如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蠕动泵校准规范JJF(闽)1115-2020》,其中第7章记载了校准方法:安装并记录泵头和泵管型号,测量实验用纯水的密度。调节调速旋钮,选择最大流量点的20%、50%和100%作为测试点,待出口处有稳定流体流出后,用事先称重过的洁净烧杯收集流体,同时用电子秒表计时,流体收集时间一般为5min(根据流量大小可调节收集时间),在电子天平上称重,每个测试点重复测量三次,取各点三次测量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流量测量值。
上述标定方法需要人工计时,流体流出和收集结束的时刻不好控制,在收集结束时也需要及时将泵管从烧杯中移出,否则液体会持续流入烧杯,因此具有较大的误差。另外,上述方法只能选择最大流量点的20%、50%和100%作为测试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根据特定的输入电压给出对应的流量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用于蠕动泵的测试标定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蠕动泵标定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蠕动泵的测试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待检蠕动泵以恒定电压运转,带动管路将液体送入量筒中;
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所述量筒的重量电压信号并传递给重量信号采集电路;
所述重量信号采集电路对所述重量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软件控制程序;
所述软件控制程序对信号进行二次处理后获取量筒实时重量值,经过线性拟合计算拟合出一条平滑曲线,所述平滑曲线的斜率即为所述待检蠕动泵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量信号采集电路对所述重量电压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经过射极跟随电路对重量电压信号进行稳压;
经过第一滤波电路对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经过第一模拟放大器对重量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经过第二滤波电路再次对干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经过第二模拟放大器再次对重量电压信号进行二次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慧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慧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