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9628.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中;梁娜;郑杨;李晓良;曹昕;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02 | 分类号: | B01D69/02;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导电 聚合物 超滤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选取316L不锈钢丝网,浸泡在NaOH溶液中,80℃水浴,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网,利用超纯水冲洗;将不锈钢网在H2O2溶液中,80℃温度水浴,取出后利用超纯水冲洗;配置硫酸溶液,在硫酸溶液中加入吡咯溶液,制备成硫酸与吡咯的混合溶液,利用硫酸与吡咯的混合溶液与不锈钢网,以铂电极为对电极、218AgCl参比电极、不锈钢丝网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三电极体系电镀;将膜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配置NaCl溶液,利用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循环伏安法三电极体系制备,进行二次电镀。将膜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得到具有粗糙结构的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具有油水分离性能和通量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高,具有一定的气味、颜色;难溶于水,易污染水体、大气、土壤甚至破坏自然景观。因此,需要必须对含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生态等产生不可挽回的危害。
目前根据分离方式的机理不同,常见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但是,重力沉降和离心分离法对于乳液的处理效果有限,含油废水一般在此条件下聚合速度极慢甚至无法聚合,而且这一方式对设备要求较高、能耗大、经济效益低。化学法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或调节废水pH,使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实现油水分离。常见方法有混凝法、化学氧化法,酸化法,盐析法。但是,化学法需要投加药剂,不同的胶体体系需要采用不同的化学药剂且会产生副产物,又可能会对体系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膜分离法这一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具有油水分离性能和通量高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选取316L不锈钢丝网,浸泡在NaOH溶液中,以80℃温度水浴,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网,利用超纯水冲洗;
步骤2、将步骤1中的不锈钢网取出,在H2O2溶液中,以80℃温度水浴,取出后利用超纯水冲洗;制备电镀液,先配置硫酸溶液,再在硫酸溶液中加入吡咯溶液,制备成硫酸与吡咯的混合溶液
步骤3、利用步骤2制备的硫酸与吡咯的混合溶液与不锈钢网,以铂电极为对电极、218AgCl为参比电极、6-10μm不锈钢丝网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三电极体系电镀;
步骤4、将步骤3制备的膜在去离子水中,冲洗;配置氧化石墨烯溶液,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配置NaCl溶液,
步骤5、利用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循环伏安法三电极体系制备,进行二次电镀。
步骤6、将步骤5中所制备的膜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得到亲水性导电聚合物超滤膜,其SEM图显示膜表面具有粗糙凸起结构与亲水性物质氧化石墨烯共同作用,提高膜的亲水性,其接触角为67.030,表明膜表面具有优异的亲水性,有利于通过截留油透过水的方式实现油水分离。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316L不锈钢丝网的丝径为6-10μm,NaOH溶液的体积分数为10-15%,水浴时间为1-2h,超纯水冲洗为3-5次。
步骤2中,H2O2溶液的体积分数为2-2.5%,水浴时间为1-2h,超纯水冲洗为3-5次,硫酸溶液为0.2-0.4mol/L吡咯溶液为0.05-0.1mol/L。
步骤3中,扫描电压为-1.2-0.8v,扫幅0.05,扫描圈数100-200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