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湿度传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9052.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耀;张晓宇;程正富;伏春平;夏继宏;曾晓艳;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C08J5/18;C08G83/00;G01N27/00;C08L8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序 mofs 材料 制备 方法 湿度 传感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湿度传感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叉指电极作为基底,旋涂聚苯乙烯微球水溶液,获得薄膜A;采用喷涂法将1~2ml溶液A喷涂到薄膜A,获得薄膜B;采用喷涂法将1~2ml溶液B喷涂到薄膜B,获得薄膜C;将薄膜C放置在抽风橱内,先在25℃的温度下放置1~2h,后在40℃的温度下放置0.5~1h;再将薄膜C放置在真空中,从40℃升温至60℃,并在60℃的温度下恒温保持0.5~1h;S5、重复S2~S4的步骤3~5次;S6、将薄膜C放置在真空中,并在60℃的温度下保持24h,获得薄膜D;S7、清洗2~3次,去除乙醇;超声2~10min,溶解聚苯乙烯微球,获得紧致有序MOFs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形式的MOFs材料能够应用于湿度传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湿度传感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 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由无机金属中心(比如说金属离子、金属簇)与桥连的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材,MOFs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也称配位聚合物,既不同于无机多孔材料,也不同于有机配合物,兼有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使其在传感器检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比如说,中国专利CN109467709A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发光中心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含锆化合物、含镧系金属化合物、多齿有机配体与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液混合,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先升温再恒温,得到双发光中心MOFs;含锆化合物为四氯化锆、水合氯氧锆或硝酸锆,含镧系金属化合物为镧系金属的硝酸盐或镧系金属的氯化物,含镧系金属化合物为氯化铕或硝酸铕;对混合物升温至90~150℃,升温速率为0.2~4℃/min;恒温时间为100~4000min,恒温后自然降温至15~35℃;将得到的双发光中心MOFs分别用DMF、水或丙酮进行清洗;清洗之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30~80℃。
可见,MOFs材料非常适合制备传感器,呈薄膜形式的MOFs材料应用于温度传感器时,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温度测量是非接触式的,不用与被测物体接触即可测量出温度。如果能将薄膜形式的MOFs材料应用于湿度传感器,同样地,不用与被测物体接触即可测量出湿度,但是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采用MOFs材料的湿度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湿度传感设备,将薄膜形式的MOFs材料应用于湿度传感器。
基于此,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湿度传感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紧致有序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叉指电极作为基底,旋涂聚苯乙烯微球水溶液,在6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0.5~2h,获得聚苯乙烯微球薄膜,记为薄膜A;
S2、把0.001~0.01mol六水硝酸钴溶于40ml甲醇和40ml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30min以上,得到溶液A;采用喷涂法将1~2ml溶液A喷涂到薄膜A,使得溶液A均匀覆盖渗透到聚苯乙烯微球孔隙中,获得具有溶液A均匀渗透覆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硝酸钴薄膜,记为薄膜B;
S3、把0.004~0.04mol甲基咪唑和0.0003~0.003mol苄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40ml甲醇和40ml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得到溶液B;采用喷涂法将1~2ml溶液B喷涂到薄膜B,使得溶液B均匀覆盖渗透到聚苯乙烯微球/硝酸钴薄膜,获得具有溶液B均匀渗透覆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硝酸钴/甲基咪唑薄膜,记为薄膜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瓶瓶口内壁自动磨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一种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