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Ni-Co/石墨烯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8194.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11/091 | 分类号: | C25B11/091;C25B11/052;C25B11/031;C25B1/04;C25D15/00;C25D3/56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521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ni co 石墨 电极 电化学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Ni-Co/石墨烯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体材料的预处理:将泡沫镍裁剪成所需尺寸,在超声波清洗器中用碱性除油液进行超声波除油,然后用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波清洗3次,每次5min,备用;
(2)镀液的预处理:将镀液加入烧杯中,加热至50℃,用稀硫酸溶液调节镀液的pH值为2-2.5,备用,其中镀液由去离子水、NiCl2·6H2O、NiSO4·7H2O、CoSO4·7H2O、硼酸、糖精、十二烷基硫酸钠、纳米石墨烯片配制而成,制备步骤如下:
1)在1000mL烧杯中倒入500mL去离子水,将其放在电子万用炉上加热至水沸腾,然后加入30g硼酸,用玻璃棒搅拌至硼酸完全溶解,再依次加入2.0g糖精、45-50g NiCl2·6H2O、100-120g NiSO4·7H2O、20-30g CoSO4·7H2O,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2)另取一个20mL的烧杯,加入10mL去离子水并煮沸,然后向其中加入0.1g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溶解之后,将其倒入步骤1)中的1000mL烧杯中,搅拌混合均匀;
3)将2.0g纳米石墨烯加入步骤 2)的1000mL烧杯中,将该烧杯放入超声波清洗 器中,用超声波振动20min;
4)待烧杯中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时,将溶液倒入1000mL量筒中,向量筒中加入去离子水,使之定容为1000mL,然后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试剂瓶中,静置2天,即得镀液;
(3)电镀准备:将镍块和预处理后的泡沫镍垂直放入电解槽中并固定,它们之间距离为6cm,将电解槽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以镍块为阳极,以泡沫镍为阴极,分别连接脉冲电源的正、负极,将预处理后的镀液倒入电解槽中,开启磁力搅拌器并调节其转速为350-450r/min;
(4)电镀:表观电流密度为12.5A/dm2,打开脉冲电源开关,设置波形为脉冲、工作状态为稳流、运行周期为循环,接着设置T1正脉冲数为1、正占空比为50%, T1负脉冲数为0、负占空比为0%,频率为1200Hz,T1时间为30秒,电流为0.5A,T2、T3时间为0,接着接上负载,开启电镀,电镀时间为20-30min;
(5)泡沫镍镀片的后处理:电镀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泡沫镍镀片若干次后,烘干,即得多孔Ni-Co/石墨烯电极;
所述步骤(2)中纳米石墨烯片的厚度为6-8nm、宽度为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Ni-Co/石墨烯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泡沫镍的孔径为200-300μm,孔隙率为98%,厚度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Ni-Co/石墨烯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碱性除油液组成为每L水中加入10~20g Na2CO3、10~30g Na2SiO3、10~20gNa3PO3和1~3g洗衣粉,碱性除油液温度为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山师范学院,未经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1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