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050.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麻军德;沈继彬;王朋军;张洪春;曹文庆;王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董娜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喉道 切换 蒸汽 生成 装置 | ||
1.一种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头部(1)、燃烧室(2)、第一喉道(3)和出口室(6);
所述头部(1)包括头部壳体(11)、支撑管(12)、酒精喷嘴中心体(13)和旋流器(14),头部壳体(11)包括套筒(111)和设置在套筒(111)前端的端盖(112),套筒(111)上设有空气入口(113);支撑管(12)为套管结构,其前端设置在端盖(112)上且设有酒精入口(121),后端伸入燃烧室(2)内且端部为内锥形开口(122);酒精喷嘴中心体(13)同轴穿设在支撑管(12)上,其前端伸出支撑管(12)前端且能沿支撑管(12)轴向移动,后端设有与所述内锥形开口(122)配合的锥形凸台(131),锥形凸台(131)与内锥形开口(122)之间形成与酒精环缝喷口(15);旋流器(14)套装在支撑管(12)的后端;
所述燃烧室(2)包括燃烧室外壳(21)、燃烧室内壳(22)、第一法兰(23)以及穿设在燃烧室外壳(21)和燃烧室内壳(22)上的点火器(24);燃烧室外壳(21)设置在燃烧室内壳(22)外侧,燃烧室外壳(21)前端部与套筒(111)后端相连,燃烧室内壳(22)前端部与旋流器(14)相连;第一法兰(23)设置在燃烧室外壳(21)和燃烧室内壳(22)的后端部;
所述燃烧室内壳(22)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组,每个透气孔组包括沿燃烧室内壳(22)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透气孔(2222);
所述第一喉道(3)包括第一喉道内壳(31)、设置在第一喉道内壳(31)外侧的第一喉道外壳(32)以及设置在第一喉道外壳(32)两端的第二法兰(33)和第三法兰(34),第二法兰(33)、第三法兰(34)、第一喉道内壳(31)外壁和第一喉道外壳(32)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却介质腔(35);
所述第二法兰(33)与第一法兰(23)连接,第一喉道外壳(32)后端设有第一介质入口(321);
所述第一喉道内壳(31)前端内壁设有与第一冷却介质腔(35)连通的第一喷注单元(311),用于对燃烧室(2)产生的燃气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设置在第一喉道(3)和出口室(6)之间的混合室(4);
所述混合室(4)的前端部设有与第三法兰(34)连接的第四法兰(41),混合室(4)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直流喷注组,每个直流喷注组包括沿混合室(4)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直流喷注管,每个直流喷注管穿设在混合室(4)上,其一端伸出混合室(4)且端部设有介质入口,位于混合室(4)内的另一端开设多个喷注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注孔包括径向喷注孔(44);
每个直流喷注管上,所述多个径向喷注孔(44)为沿直流喷注管轴向并排分布的多圈;轴向相邻两个径向喷注孔(44)的间隔从靠近混合室(4)中心向远离混合室(4)中心一侧逐渐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递增为倍递增;
所述喷注孔还包括设置在直流喷注管另一端端面的轴向喷注孔(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注单元(311)包括撞击式喷注管(3111)和开设在撞击式喷注管(3111)上的雾化喷嘴(3112),撞击式喷注管(311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喉道内壳(31)内壁且与第一冷却介质腔(35)连通;
所述雾化喷嘴(3112)为撞击式雾化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喷注组为2个,分别为第一直流喷注组(42)和第二直流喷注组(43),且第一直流喷注组(42)靠近第四法兰(41)一侧设置;
所述第一喷注单元(311)、第一直流喷注组(42)和第二直流喷注组(43)的喷注水流量之比为:5~7:2~4: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颌窦黏膜剥离笔
- 下一篇:一种神经髓鞘刺激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