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下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3739.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剑鸣;刘骥峰;余正启;耿辉;肖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00 | 分类号: | B63C3/00;B63C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浮船坞 进行 船舶 下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下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移船:将船舶移动到浮船坞上;步骤二、落墩:当船舶移动到位后,缓慢落位;步骤三、抛锚:采用拖轮将浮船坞移动到锚地,抛锚定位;步骤四、下沉:打开浮船坞压载舱的进水阀,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进压载舱,使船舶下沉;步骤五、出坞:采用绞车和拖轮配合将船舶从尾部缓慢拖出浮船坞;步骤六、靠泊:采用拖轮将将船舶移动到相应的泊位,并系好缆,靠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在船舶下沉的时候注意调整首尾的吃水高度,不增加额外的时间和费用;缩短船舶下水整体的时间,降低对浮船坞载荷的要求,减少了配套设备的需求,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下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船舶下水时,首先用移船小车将船舶移动到浮船坞上,落墩,然后移船小车撤回,浮船坞移动到锚地,然后下潜,下潜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保持浮船坞首尾吃水一致,因此船舶也是首尾吃水一致,但是由于船舶在设计的时候,空载情况下,尾倾较为严重,如果不在船舶首部打压载水,会导致首部先起飘,尾部部分坞墩将会承受巨大的重量,导致坞墩和浮船坞结构严重变形,因此为保持起飘时,船舶首尾吃水一致;而打压载水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浮船坞下潜之前打压载水,浮船坞将会承受空船重量加压载水重量,于是可能需要更大的浮船坞,又或者先将浮船坞下潜到一定程度,再打压载水,让船舶和压载水的重量的一部分用浮力抵消,以减轻对浮船坞的压力,这样的操作对浮态计算的精准度和浮船坞操作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如果船舶打压载水过快,会导致局部墩子的负重较大,如果船舶打压载水较慢,则导致船舶先起飘,尾部的墩子会因载重过大的问题,且整个过程耗时较长,相关的设备成本、能耗、租用的拖轮等费用也会一并增加。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船舶下水方法加以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船舶下水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下水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下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船:将船舶移动到浮船坞上;
步骤二、落墩:当船舶移动到位后,缓慢落位;
步骤三、抛锚:采用拖轮将浮船坞移动到锚地,抛锚定位;
步骤四、下沉:打开浮船坞压载舱的进水阀,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进压载舱,使船舶下沉;
步骤五、出坞:采用绞车和拖轮配合将船舶从尾部缓慢拖出浮船坞;
步骤六、靠泊:采用拖轮将将船舶移动到相应的泊位,并系好缆,靠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四中船舶下沉过程中通过压载水来调整浮船坞的倾斜度,使得倾斜度与船舶的尾倾数据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四中当船舶下沉至举升甲板将要入水时,浮船坞的水线面降低,此时将船舶下沉速度降低以控制浮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四中下沉过程保持平稳和设定的纵倾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四中船舶下沉结束的条件包括船舶起浮脱离至完全自浮、船舶底部距离浮船坞上的搁架顶面大于等于100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移船小车将水平船台上的搁架上的船舶顶起,缓慢地将船舶移动到浮船坞上,其中船舶为空载状态,随着浮船坞上船舶的比例增大,调整浮船坞上的压载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六中船舶靠泊后浮船坞开启压载泵,排空压载水并上浮,用拖轮将浮船坞移动到泊位系好缆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