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光干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525.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闫勇;邹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城邦达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004;C09D4/06;C09D4/02;G03F7/09;B32B27/36;B32B27/32;B32B27/08;B32B33/00;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感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干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感光干膜由基材层、感光层、保护膜层组成;所述感光层中包括碱溶性树脂,所述碱溶性或丙烯酸酯,D为甲基丙烯酸哌啶酯;其中x+y+z+w=100%,x为0.5‑30%,y为10%‑50%,z为10%‑55%,w为0.5‑10%。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干膜同时具有优异的盖孔性能、解析度和热稳定性,可实现干膜的非冷链运输,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感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干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光干膜为杜邦公司1968年开发,自此在图形转移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PCB、FPC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薄化,市场对线路板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极窄线宽线距成为各大线路板厂商的终极目标,而感光干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电子材料。所以同时具备优异盖孔性能和解析度的感光干膜一直是业界努力的方向,另外干膜运输一直都是冷链运输,本发明中的碱溶性树脂引入热稳定基团,提高了干膜的热稳定性,可以使用常规运输方式,降低了运输成本。
日本专利特开平5-271129发明中使用了乙烯基异氰尿酸酯单体,这一单体的使用显著增强了干膜的盖孔性能,但是异氰尿酸酯的结构与铜基板的结合力过大,导致解析度偏低。
中国专利CN 104834182 B中提到使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感光层中的树脂,通过控制分子量分布(PDI)在1.5以下,虽然盖孔性能有显著提高,但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且引发剂价格昂贵,此方法难以实现工业化。而且,该专利提供的感光干膜的热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感光干膜,该感光干膜具有稳定性好、适于常温运输,盖孔性能和角析度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光干膜,由基材层、感光层、保护膜层组成;所述感光层中包括碱溶性树脂,所述碱溶性树脂通式为(A)x(B)y(C)z(D)w,A为苯乙烯,B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C为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D为甲基丙烯酸哌啶酯;其中x+y+z+w=100%,x为0.5-30%,y为10%-50%,z为10%-55%,w为0.5-10%。
优选地,所述x为5-25%,y为10%-50%,z为10%-55%,w为3%-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x为10%-25%,y为10%-40%,z为30%-55%,w为3%-10%。
优选地,所述B为甲基丙烯酸,C为甲基丙烯酸酯。
优选地,所述感光层由39%-70%碱溶性树脂,29%-60%的聚合性单体,0.1%-5%的光引发剂,0.1%-5%的添加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碱溶性树脂均分子量为70000-120000,多分散指数PDI≤1.3。所述碱溶性树脂分子量分布窄。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的剥离力为3-15gf/cm,厚度为10-50μm。
优选地,所述碱溶性树脂是利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密封聚合管中加入0-0.5份的催化剂单质铜线,0-1份的配体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0-5份的引发剂二氯苯乙酮,0-25份的苯乙烯,10-50份的甲基丙烯酸,10-50份的甲基丙烯酸丁酯,0-10份的甲基丙烯酸1,2,2,6,6-五甲基四哌啶酯,50-100份的溶剂丁酮,放入搅拌子;
S2.通过冷冻-抽气-解冻-充氮气,循环多次排除聚合管中的氧气,密封聚合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城邦达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城邦达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