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架安装的支架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0254.X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34;H02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支架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盾构隧道弧形顶面的桥架安装方法,所述桥架包括后侧壁(112)、分别与所述后侧壁(112)相互垂直设置的顶壁(111)和底壁(113),且所述桥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安装:沿弧形顶面(20)的圆弧方向安装多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延伸的安装梁(32)和水平延伸的底梁(33);所述安装梁(32)连接所述桥架的后侧壁(112),所述底梁(33)用于支撑所述桥架;
S2、桥架弯折:在所述桥架上等间距切割以弯折形成第一折角,并进行固定;
S3、桥架拼接:将步骤S2中多个处于弯折状态的所述桥架的第一端与相邻所述桥架的第二端进行拼接固定,以形成桥架组件,所述拼接处进行弯折形成第二折角;
S4、桥架组件安装:将步骤S3中的所述桥架组件呈侧立的状态对应地放置于步骤S1中的固定在所述弧形顶面(20)的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桥架的后侧壁与所述安装梁(32)相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弧形顶面的桥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折角的形成包括:
S21、沿所述桥架的中部将所述桥架的后侧壁(112)以及所述底壁(113)进行切割形成“L”型切缝,沿着所述切缝进行内弯折,在弯折过程中形成部分重叠,所述重叠的部分通过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弧形顶面的桥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折角的形成包括:
S31、将两个所述桥架拼接处进行内弯折,在弯折过程中形成部分重叠,所述重叠的部分通过螺栓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隧道弧形顶面的桥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角与所述第二折角的角度范围在155°~17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弧形顶面的桥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桥架的拼接处以及所述桥架中部切缝弯折处均设置有垫板(40),所述垫板(40)的中部安装有螺栓,以使所述桥架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梁(32)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弧形顶面的桥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的间距为1m。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桥架安装方法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顶梁(31)、安装梁(32)和底梁(33);竖直延伸的安装梁(32)连接所述桥架的后侧壁(112),水平延伸的底梁(33)支撑所述桥架;
所述顶梁(31)与所述弧形顶面(20)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梁(32)的顶端与所述顶梁(31)相连,所述安装梁(32)的底端与所述底梁(33)相连,所述底梁(33)顶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安装梁(32)前部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桥架安装空间,所述桥架组件设置于所述桥架安装空间内,所述桥架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梁(33)上,所述桥架组件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梁(3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的顶壁(111)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14),所述桥架的底壁(113)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15),所述第一延伸部(114)、桥架的顶壁(111)、后侧壁(112)、底壁(113)以及第二延伸部(115)围成前侧具有开口的,且用于放置线缆的线缆槽(102),所述开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103)。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31)、所述安装梁(32)和所述底梁(33)均为角钢结构件,所述顶梁(31)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顶梁(31)通过膨胀螺丝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弧形顶面(2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梁(32)的顶端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孔之间,所述安装梁(32)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底梁(33)的后端,所述安装梁(32)的高度大于所述桥架的后侧壁(112)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组件呈与所述弧形顶面(20)相适应的弧形;
所述桥架组件包括若干拼接相连的桥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02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