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CuTAPBP-COF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9761.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董育斌;马慧超;陈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2/26 | 分类号: | C08G12/26;B01J31/22;C07D213/4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tapbp cof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合物(R)-CuTAPBP-COF,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的结构如下式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R)-CuTAPBP-COF,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C2的手性空间群。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R)-CuTAPBP-COF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R)-CuTAPBP-COF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血管生成抑制剂中间体的催化剂。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R)-CuTAPBP-COF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催化丙醛与4-(溴甲基)吡啶反应得到血管生成抑制剂中间体(R)-2-甲基-3-(吡啶-4-基)丙醛的催化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R)-CuTAPBP-COF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u-TAPP和(R)-BIONLPA-DA为反应原料;
其中,Cu-TAPP的结构如下式2所示,(R)-BIONLPA-DA的结构如下式3所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u-TAPP和(R)-BIONLPA-DA加入乙醇、均三甲苯和稀醋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即所述聚合物(R)-CuTAPBP-COF。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10-12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3-3.5d。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TAPP和(R)-BIONLPA-DA的摩尔质量比为1∶2。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均三甲苯和稀醋酸的体积比为17∶3∶2。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部分采用乙醇洗涤后得到紫黑色粉末,即所述聚合物(R)-CuTAPBP-COF。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BIONLPA-DA的合成方法为:
称取(R)-1,1′-联-2-萘酚置于10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二氯甲烷、液溴,加入二氯甲烷,冷却至0℃,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液溴,在0℃下反应24h后,加入Na2S2O3的水溶液淬灭反应,并继续搅拌2h;(R)-1,1′-联-2-萘酚、液溴、Na2S2O3的摩尔比为10∶25.2∶7.4;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由橙色变为浅黄色,过滤反应液,合并有机相后旋蒸并真空干燥,得到浅黄色固体(R)-DB;
称取(R)-DB、无水K2CO3、溴乙烷置于两口烧瓶中,(R)-DB、无水K2CO3、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4∶6;加入丙酮,加热回流,加热回流时间为4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旋蒸并真空干燥后得到黄色固体(R)-DBDE;
N2保护下,将(R)-DBDE、氯化亚铜置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DMF进行反应,(R)-DBDE、氯化亚铜、DMF的添加比为4.97g∶2.20g∶15mL,在110-120℃下回流45-48h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将滤液倒入水中,再次过滤得到浅黄色固体;以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将粗产品进行柱层析,旋蒸并真空干燥后得到黄色固体(R)-DCDE;
称取(R)-DCDE置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后,冷却至0℃,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液溴;其中加入液溴后在0℃下反应24h后,加入Na2S2O3的水溶液淬灭反应;其中(R)-DCDE、液溴、Na2S2O3的摩尔比为1∶24∶7.4;分液取有机相,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三次,合并有机相进行旋蒸并真空干燥得到黄色固体(R)-DCDB;
氮气下,称取(R)-DCDB、4-甲酰基苯硼酸、无水K2CO3、Pd[P(Ph)3]4置于两口烧瓶中,(R)-DCDB、4-甲酰基苯硼酸、无水K2CO3、Pd[P(Ph)3]4的摩尔比为1∶2∶6∶0.06;加入四氢呋喃/水混合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液取上层有机层,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后旋蒸得到橙色固体的粗产品;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1∶1,将粗产品进行柱层析,旋蒸并真空干燥后得到浅黄色固体(R)-BIONLDE-DA;
取适量三溴化硼,加入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2-24h,缓慢滴加(R)-BIONLDE-DA的二氯甲烷溶液,其中,三溴化硼、二氯甲烷、(R)-BIONLDE-DA的添加比为570μL∶10mL∶0.62mg,反应结束后冷却至0℃,滴加水猝灭反应,继续搅拌1-1.5h,最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氯甲烷,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层后旋蒸并真空干燥,得到黄色固体(R)-BIONLDH-DA;
氮气下,称取适量(R)-BIONLDH-DA,加入无水吡啶,加入无水吡啶后先在100-105℃下回流12-14h,然后降温至0℃,滴加POCl3,加热至100-105℃继续反应45-48h,再将反应体系冷却至0℃,加入水在100℃下加热回流48h;其中(R)-BIONLDH-DA、POCl3和无水吡啶的质量体积比为0.56mg∶457μL∶20mL;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盐酸酸化,分液取有机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层后旋蒸得到黄色固体,将粗产品进行柱层析,旋蒸并真空干燥后得到浅黄色产物(R)-BIONLPA-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7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